自助图书馆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全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完美结合,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手段上均属国内首创。它的建成和使用,让图书馆的借还书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广自助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探索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改善图书馆服务效益和基本建成广覆盖、高效能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现方式,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珠海市图书馆协办的“自助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专题研讨班”于2012年3月19日至23日在珠海市图书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图书馆的代表共270人参加了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严向东和珠海市图书馆主持工作的副馆长尚元正分别讲话。
研讨班上,深圳图书馆前馆长、研究馆员吴晞主讲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缘起和说明”;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林就“自助图书馆技术发展与运行管理——从深圳图书馆实际应用谈起”做了报告;汕头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杨明华以汕头大学图书馆为例,讲授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并就“图书馆应用RFID数据模型标准进程”做了概述;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申晓娟介绍了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射频识别——数据模型》。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参加本次研讨班,并分别在会上做了自助图书馆产品的专题发言。
绵阳市图书馆馆长冯小平及馆长助理、读者部主任杨海滨参加了研讨会,在会议期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组织下对珠海市图书馆的自助图书馆借还机进行了参观和操作,同时还参观了该馆的外借、期刊、地方文献、多媒体、盲人阅览室、展览厅和艺术长廊以及坐落在珠海市斗门区灯笼沙村的第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上婚嫁”习俗。
为进一步了解自助图书馆发展及城区分布原则及相关情况,冯馆长一行二人又不顾劳顿来到自助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最前沿深圳市。深圳市2006年建成自助图书馆以来,先后列入深圳市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并先后荣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 、“第十五届文化部群星奖”,现已经建成自助图书馆161个,计划达到300个。冯馆长一行在深圳市图书馆网络部主任秦格辉的陪同下分别对深圳市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区、报纸阅览区、过刊阅览区、中文图书借阅区、外文图书借阅区、音像资料外借区、电子图书借阅区、多媒体视听服务区、互联网服务区以及法律文献阅览区、商贸文献阅览区、时装文献阅览区、东盟文献阅览区等专题文献阅览区进行了参观,对深圳市图书馆服务自动化程度的高标准赞叹不已。同时,冯馆长一行还先后参观了深圳市少儿图书馆、深圳博物馆和中国油画第一村——深圳大芬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