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120人讲述90年的故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2-26  发稿编辑:景秀丽

 

他们是党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的亲属 战友 同志

他们是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相关者

他们是重大事件亲历者、重大工程参与者、重大成果创造者

 

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讲述人:宋军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王崇伦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农村的贫苦家庭,15岁辍学后到旧鞍钢当学徒受尽欺辱。鞍山解放后,他暗下决心为新鞍钢多做贡献,刻苦学文化、学技术,很快成为年轻的高级技工师。1952年,王崇伦设计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4倍;1953年,王崇伦革新了7种工、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了四年的任务,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号召全国青年向先进榜样王崇伦学习。

作为技术革新的旗手,王崇伦不忘自己是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新中国工人,充分发挥革命钻劲和聪明才智,带领广大工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王崇伦和工友商量组织了一支技术协作队伍,成立起机械、冶炼、焊接、金属切割、刀具等技术协作小组,解决关键技术问题250多项,在全国掀起了群众技术协作运动。到1962年底,王崇伦领导的鞍钢技协队伍已有1.5万多人,设计、施工、抢修配套成龙。不仅如此,王崇伦还带领工人为其他生产厂家解决了重大生产难题,为鞍钢赢得了殊荣。

时至今日,王崇伦同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鞍钢重机的每一代人。我们坚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进程中,鞍钢重机人一定能够不负重望,再创辉煌!

 

像黄继光那样为了人民

讲述人:孙红波    空军某部“黄继光英雄连”连长

我2007年3月担任黄继光英雄连连长。我们牢记黄继光精神,先后参与了“98抗洪”、“99国庆大阅兵”、“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30余次,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21次、三等功54次。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危急关头,连队官兵迅速奔赴长江干堤抗洪抢险。7月24日,湖北公安县甘厂镇发生江水漫堤的重大险情,500米长的堤坝上,有3处2米多长的口子,洪水翻过堤坝飞泻而下,堤内6万多人民群众十分危急。官兵们不顾连续12小时长途行军的疲劳,争分夺秒垒堤固坡,奋战7小时,终于将肆虐的洪水挡在了堤外。8月13日,军委江主席接见抗洪部队官兵时,指着“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旗动情地说:看到这面红旗,我就不禁想起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当晚深夜12点,我们面对黄继光铜像庄严宣誓。13日6点,连队抵达什邡市洛水镇,大家冒着余震,冒着暴雨,用锹、用镐、用手刨挖掩埋的学生,双手被钢筋、石块挂破,鲜血直流,仍然不停,经过一整晚激战,在废墟中救出5名幸存的小学生。和平时期,新一代官兵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摘自《党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