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台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建立和完善了“适时采集、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科学决策”的全员流动人口统计监测试点工作体系,实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目标,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领导 保障到位
三台是百万人口大县,也是拥有30余万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出人口大县。2011年,该县提出了“和谐发展抓计生,以人为本强服务”的流管新理念,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流动人口管理文件。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监督管理四个方面予以保证,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均建立了领导机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人口计生党政目标同部署、同签订、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健全机构队伍。全县63个镇乡均落实了一名流动人口管理员专门负责抓本镇乡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全县108个社区居委会增设了448名协管员专门负责抓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切实解决了基层有人干、会干事的问题。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0年全县投入85万元专项用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四是强化监督管理。县目标督查办、县人大、县政协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督查和视察调研范围。2011年县人口计生局对各镇乡、县级各部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共3次,确保了工作落到实处。
夯实基础 “管”“服”并重
(一)创新宣传载体,营造浓厚氛围。该县建立了“固定宣传、流动宣传、特色宣传、捆绑式宣传”四维宣传网络,对新《条例》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全县流动人口宣传面达95%,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全年印发了流动人口各种宣传资料10万余份,统一组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推荐3名选手代表绵阳市参加省人口计生委组织的《条例》知识竞赛,并获得了优秀奖和组织奖。
(二)摸准基础信息,建起实用信息库。一是落实信息采集人员。该县936个村和108个社区居委会均落实了信息采集员,由村计生委主任负责采集流动人口相关信息,在每月收集出生人口信息的同时,负责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城市社区或镇乡居民点,以单位信息员、居民小组协管员、居委会计生委主任为信息采集队伍,推行实有人口全员信息网格式管理。同时,积极协调辖区公安、工商、房管、卫生等流动人口管理职能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抓好信息采集。二是建立信息分类登记制度。建立了每月入户采集登记制度,将全员流动人口按照重点服务管理对象、关注服务管理对象、一般服务管理对象进行了分类登记,消除了信息采集死角。三是狠抓信息帐和平台建设工作。全县63个镇乡落实了人、机、房,开通了在线平台,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情况纳入了镇乡每月统计例会内容,并由镇乡将采集到的流动人口重点服务管理对象、关注服务管理对象的个案信息及时录入到全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全县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平台建档率达到了96%,全员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入库率达98.33%。
(三)真情技术服务,关心关怀到位。按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和流动人口“管”“服”并重的工作要求,及时为流动人口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一是充分发挥技术服务职能。该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各中心服务站及时为流入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免费为流动人口发放避孕药具,让流入人员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样的待遇。二是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该县建立了流动人口多部门“一站式”服务窗口,推进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积极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三是深入开展“关怀关爱”活动。将流动人口纳入灾后重建和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帮助贫困家庭、留守家庭、留守儿童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让流入流出人员都能享受到计生服务的温暖。
推陈出新 务求实效
结合村(居)民自治,2011年在该县潼川镇解放街社区重点打造了流入人口“以房管人、分类管理、协议服务、权益保障”管理试点工作,在刘营镇、永新镇、石安镇、断石乡重点打造了流出人口“村民自治、协议管理、信息快捷、惠民服务”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