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实验中学(七中)2010年感动校园十大要闻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1-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创新实干 显示范
       2010年1月8日涪城区2009——2010年度学校实效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会在市实验中学召开。2010年4月14日,涪城区“培育特色教师、构建特色课堂、争创特色学校”教学工作现场会在该校召开。2010年11月16日,涪城区学校灾后重建管理现场会在该校城北校区隆重召开。
 

       教育质量 显风采
       该校2010级升高中考试再显风采,中考各项指标勇立涪城区公立学校第一名:223人上南山、绵中指令性计划录取线;357人上南山绵中指导性录取线;559人上省级示范高中指导性计划录取线;643人上省级示范高中指导性计划录取线;687人上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
 

       教研教改 结硕果
       2010年1月,卞校长被评为涪城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校长”一等奖。
       卞校长撰写的论文《创艺术特色 展名校风采》刊载于全国《教育奠基中国·百家校长倡言求是》丛书。获市第六届中小学艺术节论文市一等奖。
       卞校长撰写的《我眼中的诗意教学——读肖川书感》作为优秀征文被刊用《绵阳日报》和《市场信息报》及3月23日《新涪城》。
       2010年9月,在2010年中国物理教学大会暨世界物理教学论坛上,卞校长撰写的论文《培养生本教育的学生导师团体的方法初探》被专家评为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卞三一校长被授予“四川省中小学特级教师”称号。
       语文组参加由教育部出版社语文研究中心主办的“2010年全国教师优秀论文教案、录像课大赛”取得辉煌成绩:11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4篇论文获全国二等奖。
       参加“全国电子白板应用”教学大赛,兰青获全国一等奖;涂洪源、凌敏获二等奖;梁晓波、黄丽获三等奖。
       古犁应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4届全球华人教育应用大会,她提交的《历史课程中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设计理念及反思》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一等奖。
       兰青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获全国一等奖,其教学课例《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获说课和课堂教学全国一等奖。
       数学组杨丽参加2010年四川省优质课竞赛获省一等奖。何强获2010年市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全市第一名。熊山、王婧的论文均获市信息技术教师论文赛一等奖。
       王素萍获市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顾德银、何文忠老师写的《教材1+1》物理同步讲习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高隆普的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获涪城区一等奖。杨丽、何波获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赛课全市第一名。
 

       体育竞技 创辉煌
       在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该校选手再度高居全市公立学校榜首。
       2010级:陈馨瑶、张健民、张嘉益获全国一等奖;陈青川、雷景超、刘宇环、王婧颖、霍泳霖、王常宇获全国二等奖;10人获全国三等奖。初2011级:潘浩森、张耀、朱世昊获省一等奖。
       该校选手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15人获全国等级奖,8人获市级奖。
       参加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刘雨蕊(2011级9班)获一等奖;张梦妮(2012级8班)获二等奖;4人获全国三等奖;5人获全国优秀奖;2人获省一等奖;6人获省二等奖;9人获省三等奖。
       该校参加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获绵阳市优秀组织奖。荣获市第6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学甲组一等奖,徐旭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特长教育 添异彩
       该校选手参加2010年四川省游泳锦标赛,创造了该项目的历史纪录,取得初中组团体第二名的佳绩,29人取得个人奖励。
       参加四川省运动会,在省游泳项目中荣膺27枚奖牌;3人打破两项省田径纪录;3人被授予省体育道德风尚奖。
       代表涪城区参加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共夺得了13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两人打破市纪录,并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以98分的最高分荣膺初中甲组团体市第一名。楚大雄获绵阳市“优秀教练员”称号。
       获涪城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获2009年涪城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综合工作 显实力
       2010年,该校荣获全国、省、市、区各种荣誉共30多项。
       《新形势下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获全国十一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实验学校;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研修》在“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第八届年会上获科研成果二等奖;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研究实验基地;
       2009年度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涪城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决赛单位集体组一等奖;
       涪城区“中华经典诵读”最佳编导奖、涪城区红旗团委;
       紧紧抓住涪城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契机,积极争取领导信任,取得了高水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领办权。该校区目前拥有18个小学班、8个初中班和1488名学生,91名教职工的办学规模。它的成功创办,充分发挥了学校的品牌优势,扩大了实验中学的影响力、美誉度和办学规模,更有利于实验中学可持续发展,为涪城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争取上级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改建运动场:96万元。
       2、安装电子白板:49万元。
       3、改装教室讲台:4万元。
       4、更换三年教室铁门:2万元。
       5、改善学生住宿条件:10万元。
       6、校安工程监控设备:35000余元。
 

        踊跃募捐 献大爱
       全校师生为西南旱区献爱心募集善款壹万肆仟余元。
       教职工再次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捌仟余元。
       该校学生积极响应团区委的倡议,再次为玉树灾区募捐善款近陆仟元。
       学校党总支、工会、团委积极响应“这个冬天我们同行”的爱心捐赠倡议,全校师生为玉树、舟曲灾区捐款壹万伍仟余元;衣物叁仟余件;书籍千余册,充分显示了该校师生的高尚品格。
 

       享誉全国
       2010年3月31日、4月1日,广元市、巴中市教育局率部分学校校长80余人赴该校考察学习。2010年4月28日,四川省南充市教育局及重点中学的领导、骨干教师五十余人到该校考察学习。2010年4月12日,什坊市实验中学30余人到该校考察学习,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 2010年10月14日,西藏自治区电教馆索朗馆长一行8人来该校对数字教室使用进行观摩和调研。峨眉山市三所学校180余位老师来该校参观学习。
       一年来,《中国教育发展与研究》、《四川新闻网》、《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市场信息报》、《家庭教育报》、《当代家庭教育报》、《自贡日报》、《科技与生活》、《新涪城》等全国省、市、区的报刊、网站、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业绩达100余篇,该校的办学业绩享誉全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