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家住安县桑枣镇的女孩邱蕾对记者说:“我妈在‘5•12’大地震中遇难,一年后,我爸病逝。如今,我和弟弟搬进了贷款购买的住房里。我正准备上绵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成教班学习。震后这两年多,是在‘爱心植苗’志愿者的帮扶下,我才渐渐走出了地震阴影。”
地震中痛失母亲 父亲又病故
邱蕾今年20岁,“5•12”大地震时,她和时年14岁的弟弟邱巍,正在安县中学读书,幸免于难。邱蕾的妈妈魏代宇,在桑枣镇柳坝村的家附近包产地里忙农活时,山垮了,被埋。 待邱蕾姐弟翻山越岭回家时,只见父亲邱大光呆在被震成危房的家里,失魂落魄。 此后一年多,邱蕾姐弟,强忍失母之痛,继续在安县中学读书。父亲邱大光在山里,拖着病体开始灾后重建,丧妻之苦,让他备受煎熬。2009年10月10日早晨,父亲忽然肚疼难忍,因为山高路远、道路坎坷,当天中午,父亲被送到绵阳城里的医院,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第二天凌晨3时,因抢救无效去世。
那段时间,邱蕾时常默默流泪,哀叹人生无常、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自己和弟弟就如一双小小鸟儿,刚出鸟巢就失亲,还没有感受过春天的温暖,就需要在寒冬的大雪里飞行,不知路在何方。这时,7名来自山东、河南、陕西、福建等地的志愿者,安慰邱蕾要坚强挺住,克服困难向前走。邱蕾说:“我喜欢看书,很想学习英语,2009年高考时,发挥失常,没能如愿,加之弟弟还小,父亲病逝,只得暂时放弃学业……”
“爱心植苗服务站”收留邱蕾
于是,从2009年11月开始,这群活跃在安县桑枣的志愿者,安排邱蕾来到他们自己筹办的“爱心植苗服务站”(主要针对灾区儿童的图书室)管理图书,有时给附近的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邱蕾说,当初,她根本就不会管理图书,更缺乏教育小朋友的经验,十分畏难。但是,志愿者们微笑着鼓励她,一定能做好。照惯例,“爱心植苗服务站”的管理员,得上岗经过半年的实习,才能领取一定的补助。但是,考虑到邱蕾姐弟俩的困难,邱蕾一上岗,就每月能领到补助的600元生活费。这些细微却充满温情的的帮助,让邱蕾感受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爱,她也全身心地投入志愿者工作中,虚心地向志愿们学习,力求把图书管理员工作做好。到目前,来到桑枣辽园板房爱心植苗图书室借阅图书者已达3000余人次。同时,5000多册图书中有关文学及心理教学类图书,邱蕾都看过了。
志愿者们还带邱蕾常参加爱心植苗志愿者团队的一些活动。如节假日到附近镇乡的敬老院里看望孤寡老人,母亲节带领附近中小学校的孩子们,在位于安县桑枣辽园板房社区的图书室里,做一束手工花(康乃馨),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礼物。寒假时,则一起到邱蕾家乡的大山里,开展对一些贫困儿童的家访。邱蕾那郁结的心情渐渐开朗了。没多久,邱蕾的弟弟到安县城里学理发,两姐弟的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
好心人相助 姐弟俩对生活有了信心
今年春节,在亲友和志愿者的帮助下,邱蕾姐弟向银行贷款3万多,加上父亲留下的2万多元遗产,在桑枣镇上购得一套面积约60平方米的二手房,当年除夕夜,邱蕾姐弟俩没有像大地震那年抱头痛苦,而是看着春晚,思念着逝去的父母,感恩着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心绪渐渐平静,而对未来充满希望。那晚,邱蕾鼓励弟弟努力学好美发手艺,早日能用自己的巧手理出美好人生。弟弟则祝愿邱蕾心想事成,能够多读书学文化,用知识改变命运。
夏天,邱蕾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在桑枣中学校园里,组织了两期夏令营,开办了电子琴、绘画、英语、数学等10多个种类的兴趣班。来自周边桑枣中学等4所中小学校的近200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免费入营参加了自己所喜欢的活动。在20多天的夏令营活动中,邱蕾负责带一个文学类的兴趣班,有10多个人参加。那段时间,邱蕾在教学辅导活动中,常以游戏开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邱蕾听到中小学生们尊称自己为“老师”,既高兴又惭愧,她觉得自己离老师的要求还很远。为了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志愿者给邱蕾从网上订购英语自学书籍,鼓励她重拾课本。2010年9月,邱蕾报考了绵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成教班。2010年10月16日,邱蕾顺利应考,前几天,邱蕾高兴地得知自己通过了考试。
采访快结束时,邱蕾告诉记者,她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为板房图书室里再征集一些图书,如今来此读书的不仅有周边的中小学生,还有附近的一些居民。他们想读种养殖业的技术书、看看家庭休闲、文史类的书。还需要补充一些学生工具用书、幼儿图画读物等。邱蕾说:“我管理的辽园板房图书室位于罗浮山温泉景区附近,要是能有游客顺路给图书室里捐些书籍,就好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