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常怀感恩之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8-16  发稿编辑:景秀丽
    多年前,有同事因工作调动,欲出售住房,求购者众多,其中有房主的同学。房子地处乡镇,买入价9万。房主住了一年有余,遂要价11万。他的同学婚期临近,为防房主将房子卖与他人,以租房为名先搬入住了。其他人出价涨至11.5万,房主急于在县城买房,手中资金短缺,但顾念同学旧情,仍以11万给了老同学。他那同学不止一次在背后说:“还老同学呢,硬赚我2万呐。”每每收拾房间,总会抱怨房主装的防盗窗不结实、铺的地板不好等等。试想如果那房主当时若以11.5万的价格将房卖给他人,他又该如何评说老同学呢?
    我家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老公金融专业出身,进股市如鱼得水,人送股神的美誉。同事常来向他请教,随他买股,多有收益,欣欣然。一日,又问老公买何股,老公如实相告,他道谢辞去。不料,风云突变,那股竟然一路狂跌,直至跌停。晚上,那人来我家抱怨,你也太不厚道了,放着好股不说,让我买这等垃圾股!次日他亏本抛掉了那股。一周后,那只股为我们带来了几倍的收益。他闻讯心有不悦,背后放话:“股神自己发大财,跟他买股就赔钱!总之,不可信!”说这些话时,不知他的良心是否颤动,当初是谁带他开户、教他赚到了股市第一桶金。
    也曾看过报道,丛飞带病演出,资助失学儿童,自己的女儿却没基本的生活费。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没有像往常在规定的日子寄出学费。被资助的学生家长愤怒地打来电话,质问他是否说话不算数,因为丛飞晚寄钱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眼里,似乎受到资助是天经地义,无论资助者困窘与否。
    前不久,一个身患绝症的小男孩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最大的愿望是给每个曾给他捐款的恩人献上一束鲜花,他的父亲陪他走过了大江南北,拜访了帮助过他的人。其实这很平常,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小孩只是献了一束花!为什么我们却大张旗鼓地宣传,以美德称之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缺少感恩的美德,因为缺少,所以冠之以美德。若感恩的行为如随手关门一般常见,根本无须称之为美德。
    贪婪和自私伤害了善良,善良不得已只得独善其身。中国的慈善事业不如国外发展得快,经济水平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缺少感恩意识。中国从来不缺少善良的人,却少有感恩的心。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