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春晚:中国的黄金舞台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7-05  发稿编辑:刘庆


    1983年开始的春晚—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26届的路程。26年磨一箭,它从最初略显粗糙和幼稚的一台创新性文艺节目,已经发展成海内外关注的文化精品,并成为每年除夕中国老百姓一顿精神大餐。春晚,早已成为中国人春节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春晚,我们的除夕夜会怎么过。


    不过,人们不熟悉的是,春晚也是一台财富盛宴。在春晚的舞台内外,商品交易也在精彩纷呈地进行。


    比较直接的是春晚央视广告销售。2008年11月18日,毗邻央视大楼的梅地亚中心,每年一度的央视黄金广告资源招标会都在这里隆重举行。梅地亚中心在新闻界、企业界的眼里,名气丝毫不输于央视新建大楼—地标性建筑“大裤衩”。每年的这个时候,它更是成为焦点。


    这天,梅地亚招标会现场热闹非凡。上千名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平时很难露面的商界领袖人物,整齐地汇聚在这里,他们为夺标而来。


    招标,分“明标”和“暗标”。“明标”招标,与拍卖会竞标完全一致。对要购买的标的物(如央视的广告时段),买家可以公开报价,举牌竞标,全在现场公开进行,一直把招标价推向最高点,出最高价者夺标。而春晚的广告招标,则采取“暗标”的方式。“暗标”不需公开竞标,竞标者把自己企业对标的物出价不公开地一次性报出,在招标会上大家一齐亮标,出价最高者夺标,这是一锤子买卖。


    表面看,“暗标”竞标没有喧嚣的拍卖现场,没有激动人心的价格搏杀。但实际上“暗标”竞标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明标”。暗地里大家拼的是胆量和气势,是对别人的深入了解和心理把握。


    2008年11月18日这天,2009年春晚广告竞标的两个重头戏:《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报时》和《2009年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独家冠名,都由这种方式竞标。结果美的夺得了第一标,四川郎酒集团夺得了第二标,价格分别是4701万和7099万,总计1.1亿元。


    春晚组织者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这次竞标价格超过了上一年。2008年,这两项收入加起来不过1亿,而这次增加了10%。春晚报时广告招标前,2009年春晚总导演郎昆特地来到现场,并带来了他的礼物—6张巨型春晚入场券,送给2009年春晚的两位标王。当场,郎昆还“顺便”透露了赵本山出演节目的消息,给投标的企业服下一粒定心丸。比“忽悠王”赵本山还会忽悠的是,央视的当家主持人董卿竟然提前预告:今年的春晚可是很有看头。央视节目组的要角们,对广告销售的热心,有点过了头。


    央视对春晚广告全力销售的镜头,每年都会在梅地亚中心上演,梅地亚已经成为春晚广告斩金获银的关键场所。2008年春晚的广告收入达到5亿元,而2009年春晚的广告收入,肯定会超过上一年。


    为何企业热衷上春晚的舞台?有一个范例可供参考。


    中国果汁大王汇源集团摘得《2007年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独家冠名权后,集团市场营销活动立刻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企业品牌大幅提升。2007年2月23日,春晚过后仅仅六天,汇源果汁乘春晚之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价一路上扬。挂牌首日,汇源果汁以9港元开盘,当日收报9.98港元,比招股价高出66%,第二天、第三天,股价仍大幅攀升,每天都在7%以上。春晚的财富效应,表现得如此直接,如此快速。当年,汇源果汁的销售额达到26.56亿元,同比猛增25%。


     春晚的企业明星表现如此亮丽,其他企业自然看在眼里。春晚是企业点石成金的点金杖,是企业必争的制高点。所以《2009年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独家冠名权的争夺就显得更加激烈。最终,四川郎酒集团一举夺魁,价格是7099万元,比2008年的标王冠名企业中国人寿多出近1500万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郎酒集团这一举动更引人注目。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说:“越是经济低迷的时候,越是做品牌的时候,品牌胜出的几率也越大。”郎酒集团今年无疑要借春晚东风,大干一场。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报时》广告,则一直被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独占,这一占就持续了九年,美的集团对春晚的情有独钟,由此可见一斑。


    美的财富盘算,肯定是十分精明的。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当农历戌子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时,“美的集团向全球华人拜年!”的祝福,响彻全球。美的集团的热情祝福,通过CCTV-1、CCTV-4(国际)、CCTV-9(英语)、和CCTV-法语和CCTV-西班牙语等频道,送达到亿万家庭,美的集团的大名,也同时传遍全球。


    不难理解,为什么美的集团对春晚的零点报时广告有这种特殊的偏爱。在春晚上这一延续性、战略性的举措,已经成为美的集团培养顾客品牌忠诚度的关键手段,所以每年美的集团都势在必得。2009年,美的集团为这几秒钟,花去4701万元,差不多每秒千万元。


    冠名与报时广告,是春晚广告收入的两个大项,但却不是春晚广告收入的大头。以2008年春晚为例,广告收入近5亿元,其中这两项只占了1亿元,其他4亿元的广告收入,自有巧妙的出处。


    在春晚节目播出的过程中,细心的读者时常会看到“某某企业向全国人民报时”的画面。报时画面以时钟为主体,滚动出现企业标志名称或产品名称,再加上“某某企业向全国人民拜年”。这样的贺电1000万元一条,明码实价,但响应者还是趋之若鹜,比过年赶集还要热闹。


    除了春晚舞台上的广告,舞台下观众席上的广告也不可小觑,那可是一笔大收入。


    电影《爱情左灯右行》,剧中苏有朋的一句台词甚为经典,“要露脸,找导演。要出头,找镜头。”一语道破天机。明星出名自然要靠镜头,企业和企业家成名更要靠镜头。春晚的央视镜头,是最值钱的镜头,称它是“黄金镜头”,一点也不过分。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年春晚观众席上最隐秘的一种广告形式,那就是企业家的笑脸—当台上的演员抖开包袱引出一串笑声后,电视画面会适时切入台下某位观众的笑脸,而这些笑脸正是春晚广告投放额超过百万元的企业代表。春晚舞台上笑声不断,央视的广告收入也滚滚而来。


    如果再仔细回忆一下,你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春晚观众席上多次上镜的主角观众。如观众一直比较熟悉的羽西化妆品的创始人勒羽西,2003年以前她总要在春晚的镜头上露上一面,因为羽西化妆品当时一直是春晚的赞助商。


    英国金融时报评选改革开放30年中,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十大人物,勒羽西位列其中。她的较高知名度,与在春晚多次上镜不无关系。


    不仅国内的企业家喜欢在春晚以这种方式让观众认识,连外国公司到了中国也迅速了解了春晚的魔力,入乡随俗,勒羽西之后,多次在春晚露脸的是位外籍美女,据说也是位大赞助商企业的代表,春晚给了她很多镜头,多是带着迷人笑容的侧面。


    2007年春晚观众席上,出现了一位神秘观众。这一次,央视的黄金镜头,不知为什么反常地频繁投向观众席上贵宾区的一位白衣女子,在4个多小时的晚会上,她竟然上镜达14次之多。这一奇特现象,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并被网民热炒。


    有好事的网友,甚至通过截图将这位神秘的白衣女子在春晚镜头中的14次亮相照片在网络上一一公布。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春晚白衣美女”,第一天能搜索到相关网页约22800个,第二天则达28300个。


    很快,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表现出来,原来这位白衣美女就是汇源集团老总朱新礼的千金,汇源集团摘得当年《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独家冠名权。为投这次冠名权,汇源集团开出5000万元的天价。这时,大家恍然大悟,明白了央视的黄金镜头为什么14次投向她。


    一台4小时的节目,有5亿元的广告收入,是什么概念?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计算。以4小时计算,每秒钟可收入约3.5万元。再以央视一号演播大厅的面积来计算,连观众席是1800平方米,一次演出,每平方米面积有28万元收入。春晚舞台,真可说得上是黄金舞台。春晚时间,可以说得上一刻千金。摘自《商业故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