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在西藏拉萨做药材生意。第二天,在美丽的拉萨河畔,我与60多名藏汉同胞志愿者,合唱录制了《用生命去祈祷》光碟并送到四川灾区。去年5月21日下午,我在拉萨认识了曹锟,并一同返回绵阳,途中,与在重庆做服装生意的王欣和西安人陈军电话联系商定,组建中国心志愿者团队。
5月26日,我和16名队员,奔赴位于安洲驾校的北川漩坪受灾群众安置点后,看到天气越来越热,我们队员凑钱为安置点里的155顶帐篷安装了纱窗。之后,我们在曲山镇镇政府指定的任家坪加油站附近安营扎寨,开始了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端午节到来时,我和队友们通过团队建起了团队爱心群、招募群、助学群、发展联盟群、大学生群等6个QQ群,为任家坪村的村民募集了大量药品、皮蛋和粽子。
6月18日,我们筹办的任家坪帐篷小学开班了。站在帐篷外,我听到来自灾区的140多个小朋友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格外高兴。这时,妻子从绵阳的家里打来电话,说孩子想爸爸想得都快生病了。我愧疚地对妻子说:“你们都乖,等我忙完这段就回家……”但我仍有好长一段日子没空回家,因为我们的团队正忙着筹办邓家灾区儿童的帐篷辅导班。
那天,儿子打来电话说:“爸爸,我真想变成北川孩子,也到你办的帐篷学校里读书,那样天天都能见着你。”我哄他说:“爸爸现住在帐篷里,很闷热,等忙完这段,我一定带你玩……”妻子说:“你先前说你只做半个月的志愿者,现在三个月都快过去了,你啥时候才能回家来过正常日子啊?”我告诉她,我们团队里有很多志愿者,震后,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北川灾区服务,至今都没有走。有一个广西的女博士后,是大学教师,她6月份就来北川支教,8月中旬才会回去。外省的志愿者都如此,我们还有什么不能付出的呢!
去年11月21日那天特别冷,深夜,我在家里推开窗户,寒风扑面而来。这时,我想起了北川海光村的那些受灾群众,他们肯定也很冷。第二天上午10时,我和另两名队员,以及来自西科大的8名大学生志愿者,已置身北川海光村。那一天,我们在海光村走访了30户家庭178人,得知这些人家因地震离开原址,绝大多数人的衣被在原址里被雨水浸泡而腐烂。当晚回到家里,我连夜把白天在海光村走访时的所见所闻撰写成文,发布到团队的6个QQ群里,呼吁大家都来捐棉衣被。很快,来自浙江天台的网友“三凡人”、“老木”、“春自江南”、“布爱天下”等人把6万元的爱心捐款汇过来。我和队友们迅速采购了3000件军大衣,租车把这些过冬物资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从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2月,我们团队共接收发放新旧物资价值近160万元,惠及绵阳市灾区的10所中小学,北川曲山镇、漩坪乡、禹里乡、开坪乡小元联合村等数万群众。去年冬天最冷时,我们将募集到的6万多件衣物,翻山越岭送到最需要过冬物资的北川大山里。一个来回三四天,遭遇滑坡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只有我和司机两个人,晚上睡在木头结构的羌寨中,冻得脸直疼。一年来,数不清自己搬运过多少个大包,最多一次我和司机两个人装卸了1000余件包裹,全身衣服都湿透了。
今年春节时我们为北川的2万名儿童募集了一份新年礼物,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队友和网友给我们邮寄来的。4月25日,在九洲体育馆,我和另600多名志愿者汇聚一堂参加运动会。在拔河比赛中,我站在最前列,每次大家一起使劲时,我都感觉身后有一股力量源源不断地传来。这股力量将鼓励我继续开展对北川贫困学生的帮扶,以及对北川孤残人员的调查、家访和帮扶。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