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又下起了雨。学校决定立即统一搭建帐篷。接到通知,他带着一家老小赶回学校后,就马上投入了工作。当时,学校的货车被上级统一调走拉运救灾物资。所以,他就用自己的摩托车一趟又一趟地购拉货物。
地震后的第三天终于有了北川亲人的消息:他弟弟正在安县医院抢救,但岳母、岳父、弟媳及4岁的侄女还没有下落。妻子听到这一噩耗后,泣不成声,悲痛万分。此时学校领导又通知需购买物资,他草草安慰了妻子两句后,强忍着悲痛,冒雨驱车到市场去购买物品。想着年老的岳父母,想着年幼可爱的侄女,就这么没了,他心里一阵阵巨痛。妻子硬要去北川寻找父母亲的遗体,他只有耐心地开导:“学校还有那么多的师生、同事、朋友需要吃、住、喝,还有抢救出来的灾民,他们更需要我,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相信党和政府会为我们解决好困难的。”安慰好妻子后,他又强忍着悲痛奔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余震慢慢减弱,但随之而来的又是预防温疫,又是面临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洪。在这恐慌的时候,家人又劝他搬到乡下安全地方去住,但他还是那句老话:“师生和灾民需要我!我不能在这个时候当‘逃兵’!”由于他的固执,家人也只有陪他留在了学校。
自“5.12”大地震以来,他就是这样,为了师生的安宁、健康,为了灾民的生活,不停地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随叫随到,常常是鸡鸣就出工,夜晚才息作,他却无怨无悔。他瘦了,但他脸上总是挂着满意的微笑:“师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他总是这样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