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遭大难,
八级地震龙门山。
极重灾区十余县,
重中之重是北川。
形成了三十三处堰塞湖,
这其中威胁最大是唐家山。
为了处置堰塞湖,
温总理三上唐家山。
二十二日下午三点半,
温总理第二次到北川。
直升机从绵阳飞到山里面,
半小时就飞到了唐家山。
温总理空中往下看,
只见那湔江上塌下半座山;
土石方超过两千万,
堰塞湖水位还在往上攀。
原有的公路全阻断,
直升机降落到禹里乡镇边。
禹里乡唐代设置石泉县,
这里是大禹故里世代相传。
温总理看到受灾群众往外转,
他说道,我已是第二次来到北川;
县城被毁许多乡镇受灾难,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建设新北川;
到现在,威胁最大是堰塞湖,
今晚上定方案我们确保平安。
温总理又飞到擂鼓镇,
乘汽车再去把县城看。
他看到县城已是废墟一片,
神情凝重目光坚毅发誓言:
北川是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
要保护羌文化再造一个新北川。
六月五日下午四点半,
温总理第二次前往唐家山。
直升机降落在堰塞湖的坝顶上,
坝顶上崎岖不平乱石尖尖。
温总理走到导流渠仔细察看,
只见那湖水入渠缓缓向前。
他担心堰塞湖的情况复杂多变,
下游转移群众住帐篷烈日炎炎。
时间太久群众情绪难稳定,
困难会越来越多越难办。
他强调,为解决堰塞湖这个隐患,
边排险边转移实属空前。
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
要防止次生灾害威胁群众的安全。
唐家山堰塞湖隐患不除,
我们的救灾任务就没法过关。
当天晚上刚八点,
温总理主持会议听发言。
他指示“安全、科学、快速”三条原则不能变,
要制定时间表尽快解决才得安然。
六月六日上午不到八点,
温总理来到武警官兵营地前。
他感谢官兵们抢挖明渠作的贡献,
他鼓励官兵们连续作战一往无前。
温总理来到转移群众安置点,
安慰大家避险转移要辛苦几天。
并吩咐当地干部工作细一点,
天气热要注意防暑保平安。
温总理又来到抢险指挥部,
特别对水利专家把话谈,
他强调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案,
现在是全世界关注唐家山:
安全第一按科学规律办,
一定要快速处理渡过难关。
六月六日下午五点半,
温总理第三次来到唐家山。
他看到导流渠进水缓慢,
又把那整个工地看一番。
再与那专家领导把方案完善,
希望大家要高度负责把好关。
离开现场又召开紧急会议作决断,
他要求各方面密切合作抓住有利时间。
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大工程排险,
要注意转移群众的避险安全。
宁可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一点,
要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侥幸想当然。
温总理回到北京后,
时刻牵挂唐家山。
堰塞湖水量已达二亿五千万,
洪流不泄他寝食难安。
古话说:精诚所至,金石未开,
大禹治水再现北川。
科学导流除隐患,
决战决胜唐家山。
六月十日上午十一点,
泄洪流量每秒过六千。
当天下午五点半,
洪峰通过绵阳城关。
万倾悬湖化险为夷,
唐家山隐患转危为安。
千里涪江绿两岸,
无一人伤亡百姓个个俱欢颜。
胡锦涛主席表示慰问嘉勉,
温家宝总理签发贺电传。
处置堰塞湖创造了成功经验,
科学导洪流更是世界奇观。
铁的事实胜于雄辩,
再一次证明了科学预言:
任何困难难不倒中国的英雄好汉,
华夏文明光辉永照宇宙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