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点亮希望 驱走黑暗——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抗震救灾纪实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9-07  发稿编辑:

人民生命高于天

512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里氏8.0级的地震,让整个魏城镇陷入了困境中,房屋倒塌,街道上到处都是逃离出来的人群,砖石、瓦砾、呼救声、哭喊声、尘土飞扬,一片混乱。危急时刻,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立即启动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张翔为组长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把医务人员分成转移护送组、现场医疗救治组、现场伤员抢险组,紧张而有序的开展抗震救治工作。

“赶快去魏城小学,那边有很多学生被埋”救援人群中泪流满面的蒲春霞护士呼喊着,快!一个小男孩被压在预制板下,完全不能动弹,下肢膝关节悬吊在二楼断裂的楼道缝隙中,鲜血顺着小腿一滴一滴流下,已经染红了一大片砖瓦,唐鹏、于胜建、李明勇、何清平、赵元奎、韩小红、张晓菊等人迅速的冲了过去,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和消防官兵一道徒手抬起沉重的预制板,赵元奎的手被断裂的预制板上的钢筋深深的刺入,鲜血如泉水般涌出,但看到危在旦夕的小男孩,他不敢松手,硬忍受着伤痛和大家一道抬起了沉重的预制板,小男孩终于从缝隙中抢救了出来,大家这才长长的嘘了一口气。

英勇重建救治站

地震毁坏了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但为了广大的病患以及受灾群众的身体健康,在院长张翔的倾力指导下,黄新、贾安国副院长的带领下,医院的临时救治站重建小组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以各科室为单位,按楼层分组到医院进行部分急需医疗器械设备、药品以及部分患者遗留物的转移。在当地政府和区卫生局的协调下,在魏城客运站搭建临时帐篷作为病房以及职工生活区,为尽快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做好准备。

外科主任丁福地带领男同志们在客运站内的空地上进行临时帐篷的搭建,医院职工家属陈明亮和骨科主任郭光美,检验师赵昂涨红着脸,赤手抱起钢筋架管,支起脚架徒步爬上去作十字型结构固定架管,冰冷的雨点砸在身上,还继续在高空进行搭建,“快点,快点,再快点”只听到丁主任的嘶哑的喊声……,当最后一块蓬布搭好后,他们的全身早已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就这样一处占地200平米的车棚被改造成可容纳30余张床位的病房,另一处约50平米作为医院职工的临时抗震棚,在风雨中屹立起来!

药房主任汪仕国带领成员来到已经是危房的业务大楼。其余同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一起踩着破碎的瓷砖,冲上满是裂痕的楼道,到各楼层抢救急需的心电监护设备,常规检验设备,方定才医生拖着疲惫的身体扛着沉重的氧气瓶艰难的走下楼梯……

设备转移到客运站,受损轻微的9间平房已改做业务科室,该院迅速恢复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检验科,理疗科的临床诊治功能;把政府送到的6顶救灾专用帐篷,做为治疗室,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监护室,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很快该院恢复了急诊救护工作,井然有序开始了医疗救治……

在得知地震重灾区北川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援助的时候,该院的护士天使们纷纷报名争取到重灾区工作。

灾后防疫  确保健康

为了确保该镇大灾过后无大疫,最大限度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医院领导的重视下,魏城镇防保所人员和医院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到卫生防疫工作中。该院及时抽调出1/2职工,按功能分为消毒组,巡诊组,食品卫生监督组和健康教育组。在灾后24小时内完成人员伤亡地点的环境消毒;在灾后48小时内完成重点人员聚集区的公共水源消毒,在灾后72小时内完成镇内所有大口井水的消毒!侯怀弛,贾磊,赵元奎、裴志平,李铁宝,张凌,李植圃、李天凤,以及罗仕柏,叶友莲,殷春艳,魏巨康,郭民强,安红霞,张艳、朱明洪,魏巨康等同志在灾后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在为确保广大人民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食品,在为全镇人民的健康而辛劳的奔波着,为重建家园而忙碌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