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卫生局积极推进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5.12”地震发生后,江油市卫生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江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有序组织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工作。
卫生系统受灾严重
震前有地方管理医疗卫生机构621个。其中:二甲医院2个、公共卫生机构4个、新农合服务中心和紧急救援指挥调度分中心各1个、厂矿改制医疗机构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个、村卫生室392个、个体医疗机构162个。另有厂矿医疗机构13个。共有业务用房32.86万平方米,病床3637张;共有医疗设备13392台件,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155台件;共有职工45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40人。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4.14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7人。经过“5.12”特大地震和多次余震后,房屋垮塌302间,危房需加固3354间, 裂缝5933间,房屋共损毁9589间,面积28.76万平方米,经济损失5.96亿元;设备设施损失9256台(件),经济损失达2.22亿元;药品和其它损失708万元。卫生系统地震后总经济损失达8.26亿元。
灾后医疗防疫并重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震后江油市卫生局立即启动地质灾害事件救援预案,迅速成立了医疗救治卫生防疫指挥部,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卢先君任指挥长,其余各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下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等9个小组,各组按照各自分工迅速开展救灾工作。
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地震当晚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共处置伤员2400余名。5月13日以来,安排分流平武、北川等外地伤病员4300余人,使伤病员到江油后第一时间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先后转运8批次共840名伤病员至外地治疗。国家卫生部及江苏、浙江、广东、河南、黑龙江等卫生厅及解放军第二、第四军医大共计派出12支医疗救治工作队302人支援我市,目前累计处置病人21080人。在灾后防病治病工作中,中医中药也发挥了简、便、廉、验的巨大优势。截止8月25日,全市累计收治伤病员58242名(含门诊病员),累计住院6440人。在顺利完成了地震初期的医疗救治和伤员转运任务后,我局和民政、残联密切配合,继续做好地震伤员的后期医疗康复工作。
积极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5月19日以来,来自国家CDC、福建、广西、广东、河南等卫生防疫队共506人先后抵达江油市。针对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我局及时制定了《堰塞湖泄洪淹没区卫生防病应急预案》,做好4.7万疏散群众泄洪后卫生防病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做好了全市灾后预防接种工作,共接种甲肝疫苗40487人次,接种率达97%,接种乙脑疫苗18552人次,接种率达93%。
捐赠款物发放有序
我市抗震救灾防病工作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荷兰红十字会、加拿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总会、红十字基金会、香港、澳门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中国初保基金会、雅安市卫生局等国际国内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纷纷伸出援手。截止目前,我局(含市红十字会)共接受各种捐赠车辆45台,捐助现金74.52万元(其中已按捐赠者意愿定向支出13.2万元),各类赈灾物资价值2200余万元。我局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救灾物资(药品)接收分发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款物发放方面完善登记制度,加大公开公示力度和信息披露力度,建立健全公开、公平、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公开款物来源、数量、种类和分配去向,接受灾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救灾款物及时有效地用于灾区医疗机构和受灾群众。认真执行上级关于抗震救灾剩余药品医疗器械处置意见,合理调配、物尽其用,多渠道分流,妥善处置抗震救灾剩余药品、医疗器械。
对口支援成效明显
中央决定“一省帮一重灾县”后,江油市抗震救灾防病工作得到了对口支援单位河南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卫生厅高度重视对口援助工作,精心选派了97名作风硬、技术好的业务骨干和15辆工作车组成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防疫救援总队,按照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考察江油时提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坚强有力地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坚持不懈地完成各项援建任务。这个英雄集体大爱无私、务实工作、奉献灾区人民,进驻到江油市区和10个重灾乡镇,与江油市医疗卫生队伍并肩战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总队还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制定了例会议事、信息报送、安全管理、财务管理、通讯联络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到每一个队员,确保对口支援卫生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帮助我局制定卫生防疫督导工作方案,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提供了技术和智力保证,深受群众好评。
截止8月13日,医疗纵队累计诊治病人20927人次,培训医务人员3072人次,防疫监督纵队累计疾病防治监测13020人次,消毒学校131所次,供水点403点次,居民点816点次,垃圾点1441点次,厕所1371点次,培训15885人次,督查餐饮场所489点次。
积极开展灾后重建
5月底邀请了具有房屋安全鉴定资质的3家专业机构,对卫生系统受损房屋全面进行安全技术鉴定。51个单位已鉴定完毕,其中35家单位受损房屋需要拆除。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共建活动板房1315间(含厂矿、民营医院),面积27942平方米。目前各医疗卫生单位已搬进活动板房或加固后的业务房,正常医疗服务秩序正逐渐恢复。
全市纳入灾后重建的卫生项目共468个,其中原址重建46个,迁址重建6个,拟规划重建医疗业务用房21 .81万平方米,投资3.81亿元,新增土地80亩,投资0.41亿元,维修改造房屋4.09万平方米,投资0.55亿元,购置及维修万元以上设备4720台(件),投资0.64亿元,预计总投资5.48亿元。
目前2008年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505万元用于2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已由省发改委正式下达江油市。四川扶贫基金会120万元援建12个村卫生站、中国红十字总会400万元援建含增镇卫生院、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50万元援建武都中心卫生院和大康镇卫生院、中国红十字基金会168万元援建21个村卫生站、省侨办100万元援建六合乡卫生院和石元乡卫生院、省工商联100万元援建东兴乡卫生院、香港红十字会援建雁门中心卫生院和枫顺乡卫生院等项目通过多次衔接,已达成初步意向。对口援助第一批卫生项目16145万元已由江油市政府统一上报河南省政府,8月25日已举行第一批对口援助援建项目签约仪式。
抗震救灾成就辉煌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江油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及援助队伍奋力抢险、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卫生系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江油市人民医院、疾控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西屏乡卫生院医生李水林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江油市卫生局被绵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首批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局长卢先君等3人被绵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7月1日,市人民医院党总支、市中医院党总支、市疾控中心党总支等20个单位被江油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市爱卫办主任、副局长陈剑斌等13人被江油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目前,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正在为重建家园再立新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