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渡过小学入学“难关”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8-04  发稿编辑:

新生入学在即,孩子将从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换位”成一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为了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入学“难关”, 成功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我,一名刚带过一年级新生的老师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帮助孩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孩子入学后,在适应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入学前幼儿的生活,是“以玩为主”的,游戏活动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上幼儿园的孩子,虽然有些学习内容,也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的,学的东西比较简单,学的结果也不考核。他们玩得愉快,学得轻松,还感受不到学习的负担与压力。
入学后小学生的生活,是“以学为主”的,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一天至少要上四五节课,学习活动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小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系统学习”,而且要求每个小学生都要学会;小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种“基础学习”,所学的内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都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而且还要学得扎实、熟练。学习的内容是“符号学习”,如汉语拼音、汉字、数学、音乐识谱等,它们的字形不易识记辨认,意义抽象不易理解,从而给初入学孩子造成了不适应小学学习的困难。
在家庭中的孩子,很少有纪律和规则的约束;在幼儿园里,虽然有一些纪律规则的要求,但要求毕竟不多不严格,生活环境比较宽松。孩子入学以后,学校里的纪律和规则就明显增多了,比如: 按时上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而六、七岁的娃娃本身就有好玩好动的天性,又缺少自我控制能力,面对这么多的规则,一时要让他们遵守难度不小。
孩子入学前与家庭成员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是成人指点。入学以后,每天都要离开父母在学校中独立生活,要在班集体里作为独立的一员,认真听课读书,独立思考,自己完成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检查文具书本是否齐全,同时,与同学不光是一起游戏,还要共同学习,过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生活,参加全校的升国旗、做早操、公益劳动和文体科技等活动。这样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使一些孩子很不适应,例如有的不敢接近老师,有困难也不主动求助;有的不愿与同学交往,常常有孤独感;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跟同学和睦共处、合作共事;还有的经常与小伙伴争吵,甚至动手打人。遵守纪律、与人交往和自理自护,是一年级小学生适应学校集体生活的主要困难。
针对孩子们遇到的困难,作为我们当家长的,该如何帮一帮他们,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呢?  
一、让孩子讲一讲,父母应主动询问孩子在校表现,想办法让他们“学舌”,孩子不会系统地有顺序地叙述,父母可以有目的地按时间顺序问,让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说,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性,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让孩子比一比,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比,哪个小朋友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哪个小朋友懂讲礼貌、讲卫生等等,孩子表现欲萌发,开始明白自尊和上进,不甘心落后,比的过程让他们分清是非美丑,能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
三、让孩子看一看,一年级课程知识浅显,又不留家庭作业,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有从他们读书、讲题来判断。每天让学生看课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识上的欠缺,及时给予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复习方法,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让孩子练一练,学校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上课、做操、唱歌等每项内容都有具体要求,习惯的培养也很严格,如队列、坐立走的姿势、书的摆放、举手回答问题等,需在生活中去要求、训练、强化。许多点点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练一练,先入为主,以后就是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的问题了。
这样讲,比、看、练的方法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尽快喜爱学校生活。再者,家长应经常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交谈,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指导。
总之,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个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只有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才能使他们迈好学校学习的第一步,为一生的成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