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时28分,成都,地动楼摇,正在省劳动保障厅开会的四川工业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的郭汉祥立即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全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是否安全。
灾后的成都,满街都是冲出建筑物心有余悸的人们,通讯中断,电话一个也打不出,房屋还在不时摇晃,郭汉祥千方百计寻找着回校的车辆,得知回校的紧迫性后,正维持交通秩序的警察被心急如焚,必须赶回学校的校长打动,紧急调头开往昭觉寺客运站;没有客运车,就高价打的到绵阳交通校找校长邓斌,由邓派车送回江油。晚9:30分,郭校长终于回到了震后的校园,在得知学校在校3000多名师生全部安全撤出,除一名学生撤离宿舍时扭伤了脚踝外,其余师生幸运地逃脱地震伤亡的消息,他悬了6个小时的心,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
来不及松口气,郭汉祥又在漆黑一片的校园里转了起来,“同学们不要惊慌,不要进入建筑物,一切行动听指挥,安慰了劫后余生的师生,顾不上喝口水,郭汉祥又打着手电筒立即查看严重损毁的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主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金工实习厂、实验楼等多处教学主建筑。设备设施及辅助建筑不同程度的损毁,受损非常严重,灾后校园重建任重道远。深夜郭汉祥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要求全校师生紧紧团结在校党委周围,听从校党委的统一指挥,紧张有序地展开自救,号召大家要以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在灾难面前坚强不屈的意志沉着面对这次特大地震。郭汉祥在风雨中现场办公,在指挥部24小时昼夜值班。顾不上安抚灾后惶恐不安的老母亲,顾不上妻子儿子……,人们看到郭汉祥的身影更多出现在危险建筑物已设置警戒线的指挥现场、出现在安排保卫值班的现场、出现在为解决师生食宿的后勤协调会、出现在为紧急疏散学生而四处联系交通工具的奔波途中、出现在对遇难学生亲属作好安抚善后工作的现场、出现在对各类紧急事务的处理现场……。
随后,郭汉祥对学校进一步组织震后自救。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尽最大努力临时安设了电话、传真、电脑等办公设备。为了有效搞好地震后应对灾难的及时组织、安全防范和生产自救工作,郭汉祥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精神和要求,制定了四川江油工业学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预案;成立了震后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保安值勤组、校内治安巡查组和夜间巡逻组四个工作小组,设立了救护站。
经过郭汉祥不懈地联系努力,江油供电局于5月14日晚恢复对学校的电力供应,学校电路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经过组织抢修,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首先确保了指挥部临时供电。
在大灾难面前,没有旁观者,只有积极参与者。在这次大地震中,面对上万名同胞丧生的大灾难,郭汉祥立即做出既要确保学校全体师生灾后的安全与生活,也要对受灾同胞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决定,要为正经历着悲伤、死亡,丧失亲人,无家可归的受灾同胞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得知有上千名从北川陈家坝营救出来的受灾同胞,被安置在离学校600米的十字路口处,该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从紧缺的人员中调出23名教师组建成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为灾民送水,送食品,嘘寒问暖,并安排食堂每天准备可口的饭菜,一直坚持为灾民服务。不仅如此,郭汉祥还挤出时间亲自把饭、纯净水等运到灾民集聚的精神病院十字路口,把温暖送给那些需要更多救助的灾民。
面临学校自来水管道多处破裂的严重灾情,郭汉祥亲自安排组织抢修队,并深入一线检查,努力保证学校恢复供水。面临学校建筑物和设备设施毁损严重的灾情,学校灾后重建任务异常繁重,从项目重建方案的规划、重建方案论证、重建方案的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措、设备设施建设等诸多问题都时刻牵动着郭汉祥的每一根神经,他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由于长时间高强度、高疲劳工作,郭汉祥多次差点晕倒在工作现场和简易办公桌上,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体现了郭汉祥始终视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最根本利益的高尚情怀,临危不惧的可贵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校长的风格气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校,影响着师生员工。郭汉祥沉着指挥,临危不惧,几乎24小时连轴转。在指挥车中困了短暂休息后的郭汉祥,在简易抗震指挥棚中日夜奋战……
正是这种精神,感召了全校师生员工,全校齐心协力抗震自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使全校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