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结合安县科技工作的特点,以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努力抓好科技组织建设,科技项目的申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科学技术普及培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在加快安县工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科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科普惠农有声有色
在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中,紧紧围绕安县农业产业化项目和绵安养殖产业带建设,积极为其提高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安县圣康蛋鸡养殖基地,基地带动农户400余户,产值达1.6亿元。安县水产科普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大口鲶转食饲养技术与推广"科技项目获得成功,并在市内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达到5000亩。魔芋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推广优质魔芋种植,新增种植面积2000亩。蚕桑科普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养殖,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绵阳市圣鼎民乐丝绸公司合作,发展良种桑树4000亩,栽植密植桑树520余万株。界牌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多亩,重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工作,引进优质褐色菇新品种及种植技术,面积达280亩,年产值600万元。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进展顺利在花荄镇联丰村"“站、栏、员”,项目被四川省科协检查验收表彰后,又在花荄镇柏杨村、前进村、安昌镇东升村等村镇新建了高标准的科普惠农兴村服务站16个,科普宣传栏16个,落实科技术服务员16个,投入科普惠农兴村建设项目经费20000多元。
大力开展创建科普示范企业活动,积极创建省级科普示范企业。先后5次请省、市科协领导到银河建化集团指导企业创建省级科普示范企业工作。
各种规模科普宣传活动有声有色,今年3月会同县委宣传部组织农业、文教、卫生共21个部门和单位的100多名科技人员,奔赴全县12个乡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2007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宣传活动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科普自愿者达300人次,共组织科普宣传队25个,出动269台次科普宣传车,举办各类讲座20多场次,现场咨询近27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6万多份。
科技转化成果显著
今年3月以来,先后深入银河建化集团、阳安纸业集团、启明星磷化工公司、好医生制药公司等企业调研,并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走访,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针对调研中掌握的情况,请来了绵阳科技局领导和有关专家结合安县实际,作了"十一五"期间企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的报告,并对科技项目的立项原则、科技项目 的筛选,包装、申报工作进行了培训。
在广泛调研了解企业情况的基础上,在全县筛选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科学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进行申报。绵阳市华神空气动力技术应用厂的"超音速固相反应设备及关键技术"、安县昌龙矿业有限公司的"稀土伴生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技术中试"、绵阳都乐魔芋制品有限公司的"组培苗分割移植自动化装置的开发"3个项目已被列入绵阳市创新基金项目。
不仅企业在科技工作中得到了好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也受益不小,四川省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圣康蛋鸡养殖协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农村先进专业技术协会。河清镇桂花畜禽养殖协会成为全市闻名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根据当地产业化发展需要,新建了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科技扶贫稳步推进
安县科技局把对农民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并制定了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主动同农口业务部门配合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参与物色师资,提供培训资料,选择培训场地,参与后勤服务等一系列工作。组织畜牧、水产、农技、蔬菜、魔芋、蚕桑等方面专家,深入到乡镇、村社、田间、院坝送科技、讲技术、手把手,面对面培训发展到现代农业的实用技术,快速致富技能,经营理念,发展思路,搞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全年举办农作物生产与管理、禽畜饲养、疫病防治、水产品养殖、蔬菜、中药材种植技术等,通过各类培训,提高了全县农民的科学素质。
结合业务工作实际,以科技扶贫为主要内容,对帮扶对象采取宜养则养、宜种则种、联系外出务工等方法,缺项目、缺资金的给予资金帮助,能外出务工的给予联系工作,使每户都脱了贫。所联系的界牌镇四户贫困户由2005年户人均收入几百元上升到今年户人均最低收入达到2662.3元,最高户人均收入达到5243元。
移民安抚工作事关社会稳定,通过经常与移民座谈、交流及时了解移民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了关肥料、送农用物资、帮助移民栽秧、播种、节假日慰问、资金支持等方法,使移民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