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全市“587+”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左永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全力以赴“育企业”,真抓实干“促招引”,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注入强劲动能。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浪生,市政协主席李亚莲,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莫怀学,市委常委、科技城管委会主任郑志恒出席会议。
左永祥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我们把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作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把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作为“八大行动”之一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推动工作机制和推进模式不断完善,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相关工作开局有力、起势良好。全市上下要保持发展定力,创新思路举措,以建圈强链为引领、“587+”产业体系为方向,以“拼”的姿态、“实”的作风,抓紧抓实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强链主、聚链属、延链条,不断提升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能级和水平。
左永祥指出,要培育发展优质企业,持续掀起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的强大攻势。要推动链主企业做大做强,聚焦企业发展需要,开展“一企一策”专项服务,引导企业创新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引领力、市场竞争力、自主创新力;持续推动现有链主企业扩能扩产,投资新建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巩固提升企业产供链掌控力和生态影响力。要鼓励链属企业坚定不移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开展技术创新、产品迭代,既“苦练内功”、掌握核心科技,又“借船出海”、积极融入链主企业供应链,加快成长为产业链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主攻手”和供应链上的“配套专家”。要培育更多新的链上企业,常态化开展“校(院)企双进·找矿挖宝”对接活动和“融智荟”院地交流活动,运用好“天府产研院负责遴选转化+科创投公司负责投早投小”成果转化模式,加快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绵转化落地,不断培育壮大链上企业群体。

左永祥指出,要采取过硬举措,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的强大攻势。要提高站位抓招商,立足资源禀赋,找准定位、错位招商,同步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服务生态体系,吸引人才带项目、带成果、带团队到绵阳落地转化。要创新方法抓招商,推动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紧盯“587+”重点产业链,及时更新产业图谱,推动从“地毯式招商”向“地图式招商”转变,常态化办好“四新发布”活动,以新场景牵引新技术转化、新产品推广、新企业投资,强化以商招商,注重“招投联动”,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保障抓招商,把招商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加大激励引导,着力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统筹制定绵阳市大宗生产要素价格体系,持续提升绵阳投资吸引力。
左永祥指出,要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链长要用好“一链一专班”机制,牵头做好协调服务、督促指导等工作;要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产业运行监测分析,动态调整工作举措;各产业承载地要立足自身载体优势,抓好企业引育、项目建设、要素匹配等工作,做到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提效。要纾困解难、做优服务,常态化落实“双提双解”工作机制,广泛收集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着力提升政策可及度,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聚。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聚焦“587+”产业体系加强干部培训,建立完善“招商实战练兵”机制,以干部提能促进产业提质、发展提速;扎实推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紧盯项目落地建设,用好重大项目市领导提级管理等机制,促进项目投资早日见效、早结硕果。
会前,与会领导还前往四川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绵阳惠科科技有限公司、绵阳惠科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调研了解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激光及太赫兹技术应用重点特色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推进情况。会上,副市长、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邓辉通报点评了“587+”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成效;市建圈强链办(市经信局)、市经济合作局、科管委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经开区、江油市围绕有关工作先后发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