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十六字”治水方针,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稳中求进,完整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实现建党百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惠民水利高质量再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一)持之以恒推进党建党风廉政。落实意识形态极端重要责任,结合“学习强国”和县水利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搞好政治思想理论学习。通过常态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做表率”,主动做好党史、军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教育,增强学史明理增信、学史崇德力行,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深入人心。通过“人人争当宣传员、我是主讲人”,组织参观潼川古城方家街71号中共地下党活动遗址,人民渠七期鲁班水库红色水文化,县城牛头山、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不断夯实水利人的思想根基,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是、创新的精神。通过深入学习党内法规制度,自觉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号。结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问题。全年发送廉政提醒800余条,常态开展各类忏悔警示教育28场,进一步凝聚起了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共识。全年参与文明志愿服务66次,“双报到”式对接古城社区文明城市创建实践以及公共卫生防疫12次。向灵兴镇花庙村、新鲁镇望柱村、紫河镇深垭井村派出的3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认真履行好职能职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县的检查验收。
(二)凝心聚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建党百年期间,三台水利完成对上项目争取8个,实现总投资12795万元。其中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1083万元。同步推进重点水利建设,完成了长远、赵家湾等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团结灌区节灌配套改造、魏城河主体治理,实施水利救灾项目11个。全力攻坚涪江流域综合整治,组建了项目专班,实行党委书记、局长总负责,总工程师技术把关,完善5个项目小组开展集中攻坚。其中:涪江花园堤防上段3.3公里基本完工,灵兴堤防完成60%、刘营堤防完成80%,开建了赵家脊防洪治理项目。结合“十四五”水利布局。编制了凯江、梓江、郪江和魏城河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完成了 “十四五”3条3千平方公里以下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初设及批复;对接自然资源局,确保水利空间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布局。
(三)统筹跟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通过引导全社会珍惜水、爱护水,执行节水防污举措,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坚守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科学实现水资源节约保护。二是结合河湖长制工作、河道采砂管理,深化县域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和水资源保护,重点完成周家堰、柏树堰小水电清理整改销号。三是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利用部、厅遥感图斑核查认定,完成54个违法图斑整改销号;依法审批水保方案110个、征收水保补偿费386.78万元。实施了湘江及宋观庙小流域水土安全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5.72平方公里。此外,绵三公路沿线的茶盘堰、高棚沟、文家沟水土治理被列入全省水利“三年行动方案”通过竣工验收。
(四)用心用情抓好饮水安全保障。成功创建了国家水利部第四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结合水资源管理双控行动,跟进取水许可实现“应办尽办”,县域水资源刚性约束更加到位。通过推进城乡供水工程升级改造,落实省级财政资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已完成16个供水站巩固提升,增加惠民集中供水24136人。确保水质监测全覆盖,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共检测水样512个,覆盖全县33个镇乡。县域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更为规范,共举办农村饮水安全培训4期,切实提升了从业人员制管水能力,已完成74处集中供水规范化建管。城乡供水一体化有序推进,塔山自来水厂经营评估回购已移交都宏水业,同步促成该公司与新生、观桥、鲁班、乐安、东塔等集中供水站签订趸售协议,并由鲁班供水站、城区二水厂实施供水。
(五)有力有序开展水利水电移民。对接县农业农村局落实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职能职责的全部移交,在仅划入行政编制1名而实际未到岗的状态下,努力克服人手紧、任务重等严峻困难,不断抓好常态工作。为此,深入走访全县瀑电(含三峡)移民安置点,主动收集重要共性诉求,已妥善处理3批24人次瀑电移民上访,切实维护和谐安全稳定大局。同步做好移民人口动态管理,按时足额发放直发直补资金514.71万元。完善了冬瓜山电航工程征地移民资料、财务资料,进而迎接竣工验收,积极跟进武引灌区祠堂湾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
(六)加强水环境治理构建幸福河湖。一是统筹推进河湖“清四乱”,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发现并整改河湖突出问题79个,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工作成绩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二是开展水环境系统治理。组织全县各方面志愿者行动340余次,打捞清理垃圾约460吨。清淤疏浚河渠615公里,统筹协调水利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形成“水润梓州”新格局。三是创新基层管护模式。整合优化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等智慧系统,设置“数字”河长,实现重点水域全天候监管。在芦溪、西平组建水政综合执法中队,实现涉河涉水事件快反快处;在建中镇推行“河长制+精准扶贫”模式;建立郪江镇河湖管理“1+N”共管共治工作模式,形成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格局。四是始终保持砂石治理高压态势,昼夜巡查重点河段240余次,发现制止违法采砂10起。通过“停、罚、改”确保146个自查及上轮央督信访包括21个长江经济带涉砂问题全销号。通过编制《砂石加工场与销售点布局规划》,已设置“6+17+N”个加工场和销售点,确保源头治理砂石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和国家重点建设用砂需求。
(七)主动密织水旱灾害防御网。尽管防汛职能编制经费已全部移交应急,但是全县水利人水旱灾害防御的责任意识从未有任何松动。一是年度实施防汛安全大排查4轮次,发现整改隐患84处,落实16处河道防御薄弱区、65处山洪灾害危险区防范措施。二是推动全县防汛减灾抢险避险培训演练5次,指导各地完善了专业性防汛应急预案、细化转移避险方案。结合“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参与组织紧急避险转移2125人,没出现伤亡失踪问题。三是严格全天候值班带班,强化“片区负责制”,压实防灾减灾责任。跟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效提升。四是成功处置“6.16”“8.18”“9.14-9.16”大暴雨,迎战国庆罕见秋汛。五是科学完善蓄水保供方案,扎实推动鲁班、团结、武引、永和埝、大围埝、印盒山灌区水毁治理、工程清淤,保障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三台县水利局 王德禄 谢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