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跳出四川看绵阳 “云上两城”绘出科技新底色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05-26  发稿编辑:韩春梅

 

5月15日,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带着入驻协议奔赴湖南,邀请湖南大学正式入驻“云上大学城”。

而在出发前,“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刚刚在绵阳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结下“硕果”,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10家云上“两城”入驻单位,携大功率中长波功率放大器开发项目、抗心衰重大新药的临床研究项目等产学研项目,在现场成功签约,总金额超20亿元。

快速促成10家云上“两城”入驻单位与在绵院所、企业合作,与绵阳的科技创新密不可分。绵阳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城,拥有全国顶尖的科创资源,在顶级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环绕下,形成了科技创新的热土。

绵阳“云上大学城”运行一年来,有哪些成果涌现?又如何在全球“招揽”创新资源?高校创新团队何以将“所研”在绵阳转化为“所用”?

云上招引 让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在绵阳汇聚

5月16日,“云上大学城”入驻数再次被刷新,“新朋友”湖南大学正式签约入驻。至此,绵阳“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达到21所。

湖南大学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一系列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列车、国防航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大学将通过线上入驻和线下落地的方式,与在绵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培养、科技赛事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构筑起支撑绵阳科技立市的底座,也叠加出城市创新发展的高度。然而,如何将富集的国防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摆在绵阳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此,绵阳将眼光锁定在全球范围,跳出闭门转化的“思维圈”,“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活动活跃的“科技创新市场”,塑造开放创新生态圈。

在国家叫停高校异地办学的背景下,2022年4月,绵阳市委、市政府部署了“云上大学城”和“云上科技城”两大抓手,通过云上招引、云下落地,引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

拉开云上“两城”建设时间轴,从构想、建设,到产生可视化合作成果在绵落地,一年时间内,绵阳一方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谋划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通过云端链接全国乃至全球一流高校的技术、信息、人才、设备等资源;另一方面,建成线下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物理空间,实现合作项目“拎包入住”。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解决产业痛点卡点堵点。“云上大学城”瞄准与绵阳产业结合度高的知名高校,开展招引工作。目前,已吸引中科大、哈工大、西北工大等21所学科优势强的高校入驻,成功引进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航天三院等19个创新创业团队,推动在绵落地科技成果30项,与在绵50余家单位达成技术合作。

“云上‘两城’已经成为助力绵阳加速汇集高端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平台。”市科技局分管负责人告诉记者,将不定期组织“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专家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厂活动,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问诊把脉、深化合作。

云下落地 让科技创新成果从绵阳走进市场

5月23日,走进云上大学城创新港内,各个入驻团队闪耀科技攻关、协同创新的奋进场景;大楼处,玻璃幕墙闪烁着实验设备安装调试的火热画面,让人感受到“云上两城”带来的无限活力。

在浙江大学电磁兼容与安全研发团队办公区内,团队成员黄岸丰正围绕与在绵企业的合作项目进行技术攻关。面对与科研院所、企业物理距离的缩短,黄岸丰直言,“现在订单接到手软。”

去年9月,在“云上大学城”技术合作需求揭榜挂帅活动现场,浙江大学电磁兼容与安全研发团队代表黄岸丰抛出了“橄榄枝”,带着“大功率压电陶瓷驱动技术”在云上云下进行推介。

“我们针对宽带大功率压电陶瓷研发,解决压电陶瓷对驱动信号高带宽、大功率、高能效等需求,从而突破‘卡脖子’技术。”入驻云上大学城创新港5个月来,黄岸丰感慨收获颇丰,“这半年来,我们的团队与在绵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合作,自身得到了很好发展,已孵化一家科技型企业。在这期间,我们也得到市科技局、科技城新区‘保姆式’服务,如技术供需对接、科技金融对接等,这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大大降低了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

一座城市如何与“最强大脑”们协同发力?绵阳透过云上“两城”,搭建精准对接平台,让科技成果转化爆发式增长。

在云上,引入更多高端创新资源,“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既可全程捕捉合作讯息,做好“接单”准备,也可携项目而来,在绵落地转化;云下,帮助创新主体逐渐走出“要素之困”,来自绵阳的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针对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核心技术领域,把自身的技术需求“摆上桌面”,寻找合作公约数。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全链条服务体系,绵阳不断深化云上“两城”协同合作。绵阳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从人才、载体、金融、服务多个维度加大科技供给,形成全链条服务、全要素覆盖的创新政策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摆上“货架”,帮助绵阳在多个领域开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为此,绵阳引入“金融活水”,帮科技成果与金融机构“牵线”,破解信息壁垒,科创基金小镇建成运营,入驻金融机构16家、管理基金29只、管理规模近300亿元,同时,设立全省首家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农行绵阳科技支行。(记者 郭若雪)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