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引擎,聚焦北京、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充分发挥市政府驻成渝、驻北京等投资促进中心联络站点作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延伸招商触角,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
为提升“双招双引”工作实效,市政府驻成渝投资促进中心摸索出一条“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新路子,拜访对接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戴尔、德勤、小米等一批知名高校和企业,推介宣传绵阳“人才十条”新政,提升我市影响力,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力量。
同时,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依托知名人士、行业主管部门等平台“引线”作用,建立“双招双引”联络站,构建川渝片区关系网,扩大绵阳“双招双引朋友圈”。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招商交流会等,借势借力,主动推介我市产业项目、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配套;线上同步开通“绵阳驻成渝投资促进中心”微博账号,利用大数据手段筛选和获取投资信息、人才信息,并与知名企业和人才进行“云洽谈”“云推介”,提升“双招双引”对接成效。截至目前,洽谈储备5亿元以上项目超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同样创新工作模式还有的市政府驻北京投资促进中心,先后拜访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端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筹备北师大-绵阳专场人才对接会相关事宜,并围绕高校和人才汇集平台,积极宣传我市人才招引相关政策,力争实现更深入更高层次的人才招引合作。目前,已与北京师范大学“招才引智”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中心还制作了北京市产业分布图、重点招引产业链全景图等重要招商资料。同时,从驻外规章制度、职能职责、业务技能等多个方面加快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企业招引服务流程,在信息捕获、对接拜访、项目洽谈、实地考察等多个环节实现提质增效,以引进重大项目为抓手,聚焦绵阳“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北京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双招双引”工作举措,各项工作开展取得新进展。
“目前,梳理细分产业领域目标企业1190家,获取高端铜箔、聚乳酸等重大项目信息36条,同比增长15%。驻外招商初显成效,全市一季度签约项目80个,其中成功引进新能源产业园、光储一体化两个百亿级项目,正加紧促进磁材料产业园等百亿级重大项目签约。”市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狠抓驻外“双招双引”工作,加强对驻地产业方向、目标企业、重点项目信息的收集和获取,科学研判驻地形势,把握关键重点,精准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加强驻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好前沿“阵地”作用,全力以赴实现我市对外招商引资新突破。(记者 李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