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绵阳市深入推进全域旅游,通过抓紧建设重大项目强实力、创新旅游营销模式聚人气、大力实施“旅游+”增内涵,叫响“绵阳旅游”名片,推动旅游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统计,全市旅游去年再次交出漂亮的成绩单: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206万人次,同比增长20.17%;实现旅游总收入421.95亿元,同比增长22.80%。
优化软硬设施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全年签约旅游项目23个,签约总金额79.43亿元;重点推进60个旅游项目建设,涵盖户外运动、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科研科普以及湿地文化旅游整合提升、美丽乡村旅游提升、特色旅游主题文化建设等;启动100座旅游厕所新建和改造工作,让旅游厕所与山水同美……
去年,我市大力加强旅游硬件设施建设,通过狠抓旅游项目招商,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全市旅游项目,使旅游内涵进一步得到提升,为全市旅游发展增强了后劲。
我市还以提升旅游软件设施为着力点,加强旅游服务培训,组织实施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严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以及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欺诈和强迫游客消费等行为;加强各大景区景点安全检查,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让广大游客玩得舒心安心。
创新营销手段叫响绵阳旅游名片
酒香也怕巷子深,美景更怕养在深闺无人识。
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绵阳美景,叫响绵阳旅游名片,去年,我市创新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和“互联网+”思维,充分借助蚂蜂窝、途牛等知名旅游网站,以及绵阳旅游政务网、官方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平台,免费推介我市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旅游商品,以及赏花踏青、休闲避暑、摘果玩乐等系列主题节庆活动。同时,创新梳理了我市春夏赏花、玩水、摘果、赏荷等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及活动,整理成观赏地图或游玩攻略推出,大力“叫卖”绵阳美景。
我市还进一步加大对省外和境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力度,重点组织旅游企业赴西安、重庆、贵州、北京等地举办宣传营销活动,推广“美丽绵阳”新品牌,深入拓展客源市场。加强与成绵乐高铁沿线城市、成渝经济圈、大九寨旅游区域、川陕甘渝地区的交流合作,通过开展线路整合、市场营销、形象宣传、产品展示、人才交流等旅游合作,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赢,使得绵阳旅游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大力实施“旅游+”特色活动亮点纷呈
去年,我市大力实施“旅游+产业”专项行动计划,通过推动旅游与科技、文化、农业、林业等行业的大融合,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体育休闲、文旅体验等产业,积极开发乡村回归、非遗体验、康体养生、绿色健身、研学旅行等个性化、参与式旅游产品,涌现了江油李白文化产业园、126文化创意园、佳昊农业、平武走马羌寨等一大批新产业项目,增添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我市还以活动为抓手,围绕踏青赏花、采摘品果、文化旅游、美食推介等主题,策划包装和推出了一批精彩纷呈、极富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静赏百花争艳、品尝地方小吃,到田间地头逮麻鱼、捉泥鳅、采摘蔬果,鱼塘垂钓,欣赏文艺表演……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各具特色、妙趣横生,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郑悦)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