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重点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75%
9月18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2016年,全市共争取到44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大部分集中在“两新”产业,共获得配套资金4230万元。项目、资金、政策都朝“两新”产业倾斜,巩固工业回升向好势头,是我市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重要抓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03%,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5.13%;前8个月,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增速靠前,八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75%,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
去年以来,我市把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去年11月,根据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科技城建设总体产业规划,我市出台了《绵阳市工业重点产业及布局方案》,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六大新兴产业与食品、化工两大传统产业作为我市工业发展重点产业,坚持培育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重,着力壮大六大“两新”产业。
为进一步推动“两新”产业发展,我市从资金、产业链延伸、生产要素保障、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
设立总金额达3.5亿元的市级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已为66户工业企业办理银行转贷资金82笔,总金额累计达6.4554亿元,其中“两新”产业企业占比逾七成。今年,我市又首期设立了规模分别达5亿元的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基金、绵阳科技城“两新”产业发展基金;
先后组织开展了校(院)企项目合作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接会等技术对接会,激活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大脑”;
组织企业参加新产品新技术新闻发布会等推介会,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围绕电子信息、汽车等六大类“两新”产业和食品、化工两大传统产业,我市积极开展了产业链关联企业产品对接会,促进八大优势产业垂直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在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彭宇行响亮提出要力争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000亿元。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经信委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园、通航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园区,着力把各产业园区打造成“两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力争园区工业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80%以上。
为了努力提升我市“两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市经信委将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继续抓好产业对接活动,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产品推介等服务体系,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力度;同时,大力孵化与扶持“两新”中小微企业,强化政策、项目和资金等集成支持,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方向发展;着力解决传统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推进企业加快“质变”,做大以“两新”产业为主导的八大重点产业总量,力争全年电子信息、汽车等八大重点产业增长11%。 ( 王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