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超
质量发展是兴市之道、强市之策。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市,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对于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全国第39个“质量月”活动已经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提升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强国”。全市上下要以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以更大的决心、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唱响“科技绵阳、品质领航”的城市质量主旋律,奋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
一要坚持质量引领,创新发展。质量技术创新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强力支撑。要着力打造技术创新基地。依托中物院、长虹、九洲等科技创新优势资源,鼓励企业牵头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在北斗导航、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建设一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质量创新基地,加快科技成果标准化、产业化。要大力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实施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组织实施一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专利、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积极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重点产业,加大对企业质量技术改造的支持引导力度,推广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等先进质量工程技术,攻克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前沿性、关键性、共性质量技术。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质量技术万众创新。
二要坚持质量导向,协调发展。统筹区域质量发展,筑牢质量安全底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落实国家重点监管产品目录,加强对重点产品、重大设备及重点服务项目监管。特别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构建企业负责、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监管,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能力。要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预警,提升防范和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多部门质量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完善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提高企业失信成本。
三要坚持质量为先,绿色发展。将追求质量作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有效路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划定和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水域湿地生态保护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全面提升环境质量。要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在造纸、建材、化工、印染纺织等行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完善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促进产业发展由“多产低效”模式向“优产高效”模式转变。
四要坚持质量驱动,开放发展。以加强标准和品牌建设为核心,提高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体系质量,将绵阳打造成为西部质量之城、品牌之都。要实施质量标准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计量、认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推动标准从基础性工作向引领性工作转变,从产品产业经济领域向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扩展,从单一性、个体性向社会共性和全面推广服务转变,着力提升标准的适应性、先进性、有效性和竞争力,引领和助推绵阳质量提升。要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促进资本向品牌集中、技术向品牌集成、人才向品牌集合、资源向品牌集聚,形成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借助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把更多绵阳品牌推向国内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五要坚持质量惠民,共享发展。将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大质量工作格局,让全体市民共享质量发展成果。要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查办制假售假案件,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保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完善质量投诉维权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12365、12315等投诉热线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推进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坚持“群众满意”的质量标准,将质量管理技术寓于公共管理服务,实现对就业培训、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人才服务等领域全覆盖,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多元化便利服务,提升群众生活满意度。
做好质量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希望全市上下抓住质量提升这个根本,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拼搏实干,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