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我省将“向年收入低于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低保对象发放特殊生活补贴”、“向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月2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确定我省2016年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20件民生大事”中,12件与扶贫直接相关。
根据《2016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突出办好20件民生大事。剔除重复内容,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各级财政拟安排资金1328.96亿元。
就业促进方面,今年全省计划安排31.97亿元扩大就业规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医疗卫生方面,全面实行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计划安排2.53亿元,按核定取消药品加成额的20%足额给予专项补助。养老方面,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00个,为全省200万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方面,今年我省在按现行低保政策发放低保补助金的基础上,将对全省年收入低于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低保对象,按其年收入与国定扶贫标准的差额,增发低保对象特殊生活补贴,通过今明两年时间,使全省农村低保对象收入水平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今年我省还将改造危旧房棚户区27万户;选派不少于1300名教师,为推动“三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在公共服务方面,今年全省将免费开放197个图书馆、206个文化馆、43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9个博物馆纪念馆和33个美术馆。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0个,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5.58万场次,完成46318个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完成1000个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和转运设备配备。
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的重要性,抓好任务分解和工作细化,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时间进度,落实资金投入,强化督查考核,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统筹推进,办实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 (来源:四川日报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