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刘营镇绿香源食品公司总经理叶发进,在外打工多年,几年前回到家乡,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办起了企业,生产加工豆豉、豆腐乳、红酱和盐渍蔬菜等产品。目前,公司已在附近20多个乡镇建立8000多亩蔬菜基地,与1000余农户签订原料产销合同,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叶发进只是我市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各级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发展,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市人社局统计,去年以来,我市已有2463名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目前全市累计已有超过2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消化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数十万人。
绵阳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市,去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达到152.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5.19亿元。如何吸引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返回家乡,用他们多年在外打拼积累的财富和经验带动家乡发展,融入到绵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来,成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市着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等文件,鼓励各地各部门采取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投身家乡创业大潮。各地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回乡人员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实现培训与创业对接。
全市先后建立起市、县、乡(街道)三级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并向社区延伸,加强各级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打造创业服务队伍。以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抓手,指导各地利用现有平台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各类创业者提供服务。
我市还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技术支持和融资服务,实施税费减免,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市人社局充分发挥全市278个创业指导中心、服务示范窗口作用,为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
我市还建立了专门的返乡创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的帮扶,受到了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的欢迎。三台县财政出资300万元扶持资金,专项扶持农民工返乡创办的项目;平武、北川各设立200万元返乡创业贷款风险基金补助资金,扶持县域内各类返乡创业群体创办的经济实体。
目前,全市已有返乡创业农民工20492人,创办各类企业9743个。其中,在第一产业创业的返乡农民工9524人,在第二产业创业的返乡农民工3941人,在第三产业创业的返乡农民工达到7027人。一条“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奔小康步伐”的良性循环路子正逐步形成,为绵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曾胜利 记者 魏星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