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178个民生项目建设提速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11-23  发稿编辑:韩春梅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69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224.53万人,建成农村通村公路529.3公里,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103%、108%……记者近日从市目标督查办获悉,今年我市继续围绕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方面,坚持大手笔投入,全方位监督,一大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性、民生性和安全性工程加速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民生项目各类投资累计达92亿元,过半省、市民生工程项目已完成全年目标,近90%的项目达到任务进度。

按照计划,今年我市民生工程仍由省级项目和市级项目构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中,我市共实施省级项目十大类102个小项(其中4个由省级部门直接实施)及16件民生大事。为了更好地解决与百姓医、食、住、行等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在全力推进省级民生工程“规定动作”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契合老百姓的需求,创造性地做好市级“自选项目”,保证民生项目“接地气”。

市委、市政府通过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征集、选取实施76个市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精准扶贫)、解决老失地农民参保历史遗留问题、金秋助学、小流域环境整治等一大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进入项目库。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午餐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解决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离学校较远、中午就餐困难等影响健康成长等问题,被老百姓誉为“距群众最近、最有温度”的民生工程。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推动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据了解,我市十大类、178个民生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争取上级资金、市本级财政投入、县市区(园区)财政投入以及银行贷款、社会募集、群众投工投劳等。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绵阳财税增收乏力与需要解决的民生难题较多等矛盾凸显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在民生项目的投入上毫不手软、尽力而为,通过建立民生工程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对民生工程项目优先安排、重点保障。按照计划,今年全市实施的省、市民生工程各类资金总投入127.04亿元,其中市、县财政预计投入19.3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10月,全市民生项目的各类投资累计达92亿元。
    针对民生项目实施点多面广,我市各地科学制定民生工作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重点工作督查组,对重点民生工作进行经常性督查,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见到成效。截至10月底,通过抽查、暗访、通报、约谈、点球督办等方式,对扶贫攻坚、保障性住房建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开展督查30余次。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价制度,聘请28名民生工程监督员,充分收集群众意见,监督项目顺利实施。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全市民生项目实施提速——我市实施的98个省级民生工程中,54项已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占全部项目的55.1%;81项进度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90%,占全部项目的82.65%。16件民生大事中,10项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12项进度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90%。
    其中,“下岗人员再就业”、“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等项目超额完成任务。今年1-10月,全市4179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为目标任务的321%;扶持18264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为目标任务的295%。同时,394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3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分别为目标任务的131%、131%;为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中学生免除学费、7.8万余名学生被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招募西部志愿者112人……这些项目均大幅度超过目标任务。
    与之同步,76个市级民生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如实施青年创业贴息1200万元、规范化建设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0处、大宗食品抽样检测1050批次、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6条、开展40场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等,实实在在回应了群众的热切期盼,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民生工程实施的成果。
    针对个别进度滞后民生项目,如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房确权颁证等,市目标督查办、市重点工作督查组和市级有关责任牵头单位将进一步加强督查,强化指导,确保民生项目早建成、群众早受益。(穆怀容  廖姝 实习生 李桥臻)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