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前三季度,全市就业创业“稳高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11-06  发稿编辑:韩春梅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搭建平台,政策倾斜,优化服务,重点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呈现就业形势平稳、创业人员数量创新高、创业平台明显增多的“稳高多”态势。
  

规范管理搭建平台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

近日,在市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49岁的陈晓琼在新东原物业公司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虽然有些辛苦,但每个月有固定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让她觉得很满足。

同陈晓琼一样,今年1-9月,我市共有4.07万名城镇居民实现就业,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9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39万人;3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保持在较低水平。

数字的背后,是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强重点就业人群动态规范管理,搭建平台,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及失业人员等城镇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的有力印证。为了扶持更多有需要的劳动者顺利就业,我市细化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采取自愿申报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做实就业困难人员规范化认定和动态跟踪管理。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活动,按照“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的目标,把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困难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创业扶持等,着力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促进劳动者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和异地转移就业。

为了更好地满足了劳动者求职和企业招聘用工的需求,我市还先后举办30余场“春风送岗位”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搭建求职用工平台;结合实际开发社区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各县市区也根据促进就业需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就业专项资金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严格实行公益性岗位定额、定岗、定员“三定”管理,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实名制管理。

另一方面,我市还通过及时给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定岗位补贴,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先后发放稳岗补贴1380万元。

给足政策优化环境成功扶持760人创业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人社系统扶持创业成功760人,创历史新高。”市人社局副局长潘仕荣介绍道,其中,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37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4人。
    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今年,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积极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科技城创新人才汇聚地建设的意见》等20余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按照国家和省上相关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政策,扎实做好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切实做到高校毕业生该享受的扶持政策一项不少、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该享受的优惠政策不打折扣。
    另一方面,我市还结合绵阳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政策,重点在创业项目、资金、场地等高校毕业生创业时遇到的突出难题加大支持力度,逐渐构筑起更加宽松、优越的创业政策环境。
    市委、市政府还紧贴初创者和初创企业的成长规律,为各类创业者量身打造“全包围”服务体系,全方位营造更加宽松便捷的创业准入环境,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带动更多人就业。具体说来,在持续发力给予各类人才培训支持的基础上,我市通过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简化行政审批环节等,实实在在减轻青年人才创业负担;及时开放人才政务服务窗口,对引进的人才实行落户、保险接续、子女就学、高层次人才方便性就医,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条龙”服务。
    我市还建设500套科技城青年人才公寓,有效消除创新创业人才在绵创业的后顾之忧;设立1000万元大学生安居补助资金,对来绵创业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分别最高给予2万元、3万元、5万元的购房补贴。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发放各类创业补贴182.3万元,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10万元,为创业者成功创业助力加油。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建成94个就业见习基地
    在北川新县城,不少群众都知道育子园培智学校,因为这里既是一所专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教育的学校,也是一个大学生见习基地。何艾晋,既是这所学校兼基地的负责人,又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
    2010年,怀揣为“星星的孩子”建立一个康复教育场所的梦想,何艾晋在绵阳成立了育子园。在市人社、残联、团委、工会等部门的扶持下,育子园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硬件设施目前达到西南片区最好的水平。
    深知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不易的何艾晋,在市、县人社部门的支持下,不仅将育子园的大门向有需要的儿童打开,也向特教、心理学等专业的高校学子敞开,让广大学子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如今,育子园已先后接收近32名高校学子见习,实现就业11名。”何艾晋说。
    北川育子园培智学校,是我市通过整合资源,鼓励企业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的一个缩影。针对不少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实际,我市鼓励一些基础条件好、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能提供一定技术含量和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磨练工作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据介绍,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需向人才服务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经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市人才服务中心将根据毕业生本人的愿望和见习基地的岗位要求,向见习基地推荐高校毕业生。该中心还通过积极搭建平台,进一步优化服务,积极组织见习毕业生和见习基地进行供求对接、双向选择,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同时为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按照规定,高校毕业生在见习基地的见习期限一般3至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为了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市认真落实完善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见习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00元。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有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94个,比去年增加11个。

 ( 廖姝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