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下午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中国与东盟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彼此关系,凝聚两点政治共识和七个领域合作,使今后十年双方合作朝着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
李克强指出,睦邻友好乃中国与东盟合作之宝,要牢牢把握好这条主线。中国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东盟,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愿与东盟国家积极探讨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体现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深化互利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引领双方关系发展。
李克强提出2+7合作框架,即进一步强化两点共识,加强七个领域的合作,造福双方人民,也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两点政治共识:一是推进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二是深化合作的关键是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
七个领域合作:一是积极探讨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二是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进程;三是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与风险防范;五是稳步推进海上合作;六是加强安全领域交流与合作;七是密切人文、科技、交流等合作。
新华时评
以“亚洲方式”打造中国-东盟合作之路
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9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此次会议传递的信息,将直接关系到中国与东盟如何以“亚洲方式”深化各领域合作,以及双方关系发展应把握的方向和原则,因此深受关注。
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年来,其发展以“突飞猛进”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黄金十年”,折射出双方巨大的共同发展需求,为中国与东盟未来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造就中国-东盟合作之路的基本经验可归结为“亚洲方式”。何为“亚洲方式”?中国和东盟官员将其概括总结为:政治上建立互信,经贸合作上坚持互利共赢原则,通过对话与协商妥善化解彼此间的分歧。
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中国-东盟的关系经历了漫长而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从建立对话关系到全面对话伙伴,从睦邻互信伙伴成长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的战略伙伴,直到最终确立 “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关系46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值得倍加珍惜。
最近十年来,双方贸易额增长了5倍,相互投资扩大了3倍,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东盟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目前,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特征的务实合作正显示出蓬勃生机。
正如中国外长王毅所说: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是共同维护了地区和平与稳定;最重要共识是愿意通过合作加快共同发展;最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亚洲方式”和“东盟方式”,通过友好协商、平等对话化解分歧。
实践证明,中国与东盟有合作的基础、合作的潜力、合作的愿望,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打造合作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双方的重要共识和奋斗目标。未来十年,双方将合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携手共创“钻石十年”,从而带动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向前发展。(据新华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