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发改委官员:政府有望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4-15  发稿编辑:景秀丽

我国将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

4月底,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召开。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按照分类推进的基本原则,政府有望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首先有望受益的是3000万举家搬迁进城的农村人口,受益的次序是由地市级及以下城市向大城市渐进,今后我国的人口管理将走向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制度。

在与之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我国可能把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同时还将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挂钩的政策。

过程:户改分类推进

徐宪平表示,我国将会“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徐宪平表示,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第一就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全面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我国将会“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个逐步释放的过程。

土地:存量调整代替增量

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目前的土地制度不可持续,已经形成共识。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改革,目前来看,思路就是用调整存量的方式代替增量发展的模式。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教授建议,要改变我国只管土地指标不管人口指标、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脱节的现状,“把每年的土地分配指标和人口户籍化的指标结合起来,这比什么都管用,哪个地方要地,就得安排农民入籍,比如一亩地安排10个人,安排的越多越好”。(中国经济信息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