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宜宾市南溪区启动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11-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近日,宜宾市南溪区专门召开2012年中央小农水建设工作会。区委书记李学焦、区人大副主任侯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李强、区政协副主席盛永利以及区水务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包括项目镇乡、村庄负责人50余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南溪区2012年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步入正式实施阶段。

从2010年开始实施小农水以来,当地已在江南、马家等8个乡镇完成了阶段项目建设。今年是宜宾市南溪区实施“小农水”建设的第三年,农田水利项目规划于汪家镇、大观镇、黄沙镇、石鼓乡4个乡镇26个村实施。总投资4778.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市级财政45万元,区级财政配套1500万元;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新建末级田间渠道65公里,整治渠道30公里,整治山坪塘315口,整治石河堰22道,改造提灌泵站30处,建设蓄水池189口。工程将于明年2月底全面完工。

会上,区水务局、财政局就“一事一议”、质量监管、资金管理、建后管护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认真讲解和安排部署;区委书记李学焦作了“三个意识、三个统筹、三个加强”的讲话;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李强与各项目镇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在大会上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迅速发动,确保工程顺利开建;二是要强化部门协作,加快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倒排工期,强化质量安全监督,加快项目推进。

据介绍:宜宾市南溪区将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四个到位,全面确保小农水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工程开工前的工作全面到位。在组织领导方面,各乡镇召开了班子会,专题研究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并与村上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奖惩机制。为面向群众推动项目,各村还召开了动员大会,强化宣传发动,让普通民众支持小农水建设,为占地协调、项目进场打下基础。各村及时组建了项目协调小组、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建设管理。针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由专业队实施,目前由区上准入的9支施工队已签订合同。各项目乡镇、村积极做好开工协调、占地协调,保障材料机具进场,技术交底到位,实现11月3日全面开工。二是工程建设管理到位,坚持在项目上,各尽其职。乡镇作为责任主体,业主由村委会、农村专合组织、联户或单户担任,水务、财政、审计作为业务指导单位,实行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在管理上实行“三监督”。由村群众代表抓好质量监督。水务局加强技术指导,严格质量管理。成立工程监管工作组分派至四个乡镇。每个乡镇工作组含一名责任领导、技术责任人和若干驻村干部,具体负责施工图纸技术交底以及质量监督、技术指导。各乡镇也严格施工管理,确保质量,各乡镇至少派驻一名干部对工程进行监督。乡镇、村社和水务局的同志加强协调配合,其中:村社重在协调,乡镇重在督查、水务局重在指导,共同为施工服好务。三是先建后补资金监管到位。由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理财小组,负责自筹资金管理和督促农户投工投劳。其中:蓄水池的建设由农户自建为主,由村社组织建设,国家补助资金直接补助到农户。对山坪塘、渠道、石河堰、提灌站,由专业队伍进行建设,国家补助资金按程序直接拨付施工队。严格县级资金报账制,工程经区级验收合格后,由项目业主填写补助资金报帐申请表,并交村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签字,再交由村两委审查,乡镇审核,最后再由财政局、水务局审批签字,兑现80%财政补助资金;经审计后再拨付剩余资金。四是工程建后管护到位。强化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资料的收集归档。小农水竣工7天内,由项目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项目村干部、项目业主、受益群众代表会同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以项目村为单位向区水务局、财政局提交书面验收报告和相关资料;由验收组成员填写《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工程验收表》,作出验收结论,作为工程竣工和报帐的依据。区级验收完成后20天内送审。工程建设资金以最终审计结果为准。以此为基础,做好产权发证。依照《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按照工程性质和“谁受益,谁管理”,及时办理移交,明确产权归属,颁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由受益农户以“一事一议”制定管理办法,坚持“户建自管、联建共管、用水组织与专合组织及相关协会统管”的前提下,创新“协会管护到工程”的模式,健全工程使用、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制度,确保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护到位,确保小农水长期发挥效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