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18日从省农业厅获悉,2013年,我省计划种植小春粮食2939.8万亩,较上年增加7.2万亩。小麦种植面积为1900.1万亩,调减27.2万亩;马铃薯634万亩,增加25.2万亩;豌胡豆345万亩,增加9万亩。全省计划种植油菜1497万亩,增加31.2万亩;种植蔬菜809.5万亩,增加25.4万亩。
各地在抓好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整建制创建,共落实小春作物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面积619.3万亩,同比增加15.7万亩。其中落实小麦高产高效创建面积329.8万亩,增加5.8万亩;落实油菜籽高产高效创建面积243.7万亩,增加10.1万亩。全省开展小春旱地改制面积1241万亩。
该厅近日下发了《2013年全省小春生产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地积极做好小春面积落实、技术培训和农资储备等备耕工作,确保小春生产增产增收目标完成。
同步播报
主要农资供应充足,价格较为平稳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主要农资供应充足,价格较为平稳。全省已备小麦良种13954万公斤,占计划用量的94.2%;已备油菜良种198.6万公斤,完成备种计划;已备化肥213.6万标准吨,占计划用量的88.2%;已备农药9752.9吨,占计划用量的80%。据各地反映,今年种子、化肥价格较为平稳,涨幅低于去年同期。小麦、油菜良种和马铃薯种薯价格分别为8.0元/公斤、123.8元/公斤、3.4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了7.0%、4.4%和6.3%。全省尿素平均零售价2453.3元/吨、碳铵808.5元/吨、过磷酸钙744元/吨、复混肥1948.2元/吨、氯化钾3700元/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2.6%、3.8%、6.6%、1.4%。农用薄膜价格同比上涨5%。
当前农业生产面临四大问题
据省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省农业生产还面临四个方面主要问题。
一是阴雨日过多。9月全省主要农区气温略偏低,平均降雨量偏多9%;降水日数平均达17天,川南局部地方连续降雨日数打破历史同期极值。光热资源不足不利于对晚秋作物的收晒,小麦、油菜始播期普遍推迟3—5天。
二是小春育苗播栽质量不高。由于降水偏多,农田湿度普遍过大,不利于培育壮苗。德阳市已播油菜中80%以上遭受不同程度湿害影响。
三是稳定小春粮食面积压力较大。因小麦投劳多、效益低,稳定面积的难度越来越大。部分地方马铃薯因良种调运成本高,销售价格高涨,农户选用良种的积极性下降。
四是攀西地区蓄水不足。全省工程蓄水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11.7亿方,但攀枝花工程蓄水量仅占计划的50%,预计明年小春和大春生产用水形势十分严峻。
省农业厅将于近期召开 “全省小春生产现场会”,进一步动员全省农业部门和科技人员积极行动,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落实小春面积、适期播种,提高播栽质量,为夺取明年小春丰收打下好的基础。(四川农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