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提高收入拉动消费是稳增长的长效因素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10-11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专家认为,此轮投资更多的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投入

“调整国家、居民、企业收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短期内稳增长必须稳投资。” 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在近日由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会议上表示,长期拉动经济增长仍然要靠提高收入拉动消费。

“在经济下滑情况下,国内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出口和消费在短期内仍难有作为,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稳增长、促复苏背景下,此轮加大投资与之前4万亿有很大区别,此轮稳投资着眼于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此轮投资更多的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投入。

事实上,在“稳增长”政策下,广东、天津、重庆、宁波、南京、长沙等13个省市已纷纷抛出了“促投资”计划,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头戏。王军认为,包括今年5月份以来,全国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正在加大,着更多的是着眼于经济长远发展,更加注重与调结构相结合。预计投资对于稳增长的效果将于今年四季度逐渐显现出来。

以湖南省为例,作为湖南省稳增长的重要一极,9月份,湖南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高位运行的态势下稳步推进。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湖南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完成94.5187亿元,为年计划的12.60%。1-9月累计完成505.5937亿元,为年计划的67.41%。9月29日,吉怀高速公路吉首至凤凰段建成通车,今年高速公路已新增通车里程104公里。

王军认为,从短期看,稳增长的核心是稳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近期稳增长关键。

“从调结构的要求来看,是要降低投资率、提高居民消费率,但是从近期来看,提高消费率短期内不可能明显见效,增加投资是可以立竿见影,现在的选择是怎么样能够把着两个兼顾起来。”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

对于此轮投资中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投资对于参与到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社会福利事业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投资热情高涨。

以浙江、广东省为例,8月23日,浙江省政府出台了经济刺激方案,推介了441个项目,涉及资金超过一万亿,并且积极争取该省丰富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铁路、能源等领域。9月3日和6日,广东省政府也发布了182个重大建设项目,面向民间资本市场招标,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5.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1%。

“民间资本的确有进行投资的意愿和实力。”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顾问保育钧(微博)表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有7000万家,注册资本达到了28万亿元。据统计,中国民间可用于投资的财富有60万亿元,可以进行规模为600万元以上的投资资金超过27万亿元。

保育钧认为,如果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场地方政府筹划的万亿投资盛宴,最终将很难得到有效实施。所以地方政府要想将民间资本吸引进来,就必须要打破民资的顾虑,引导民资进入真正有利可图的行业中去。

稳增长的关键仍然是稳投资

新一轮投资需要更加注重投资质量与效果,既与调结构相结合,又兼顾稳增长的目标。相信随着侧重于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在今年将起到稳增长的效果,更为将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可以肯定的是,侧重于基础设施的新一轮投资将实现短期稳增长与长期可持续的双重效用。首先,稳投资是今年稳增长现实的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政府也正在努力将增长的侧重点引导到拉动内需、提升消费,但这并不表示投资已经不再重要。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受全球需求疲弱、成本上升和竞争加剧多重因素的影响,出口下行已是不争的事实。消费虽然相对稳定,但提升消费还有赖于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的推出,因此,刺激国内消费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稳增长的关键仍然是稳投资。

据悉,今年前八月,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0.2%,而前七月为下降3%。中央项目投资的转降为升,发出了稳增长的鲜明信号,将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放大和带动作用。在新一轮投资中,各省市自治区专注于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事实上,有所侧重的新一轮投资,不仅会拉动钢铁等上游的需求。此外还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就业率,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之后,也无形中将拉动消费。因此,新一轮投资可以多个侧面为稳增长增添动力。

其次,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投入,将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打下基础。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对投资仍然有很强的需求。因为推动城市化进程、鼓励消费、实现产业升级无不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建以及增加相关行业投资的力度。

在新一轮投资中,尤其是以公路等基础设设施的投资倾斜最为突出。今年5月,中央提出了对于连片特困区公路等基础设置建设的投入。如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要向包括武陵山片区的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并且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可以起到双重作用,一是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本身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二是重大基础设置项目投资建设为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据统计,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面积3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约41%,但公路总里程只有113万公里,仅为全国的28%。因此,路网密度明显不足,而且公路的技术等级也总体偏低。在113万总量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只占5.7%,这个比例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1%。目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有4100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1100多个乡镇、6.8万多个建制村没有通沥青(水泥)路。因此说交通仍然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有理由相信,交通等方面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速,也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性奠定基础。

最后,新一轮投资中需要民间投资发挥重要作用。新一轮投资不仅具有短期与长期效用,并且更加注重引进民间投资。在今年四五月份开启新一轮投资的同时,促进民间投资的推进也成为稳投资的强劲动力。截至今年8月底,42项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已按国务院要求全部出齐,这首先解决了实施细则的有无问题,为《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真正“落地”,提供了基本的依规,成为民间投资发展政策走向实施的重要保证。

不难看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比较大,国务院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抓改革密切结合起来。新一轮投资既是稳增长的需要,更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中国经济信息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