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安居问题,今年以来,坚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完善机制体制,努力建立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监督运行机制,多形式、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
截至8月15日,全市已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房23279套,为省政府下达目标的101%;已竣工12942套,占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17.6%。根据省政府的通报,目前,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居全省第二位。
作为全市的重点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题会、调研会和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先后赴重庆、成都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制定并出台了《绵阳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对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的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采取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安排、企业自筹等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了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快速推进。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市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建设手续,严把勘察设计、招投标、材料供应、工程建设和工程监理等环节,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住户代表、新闻媒体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除此之外,还组织有关部门每月对各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情况进行督察,通过月报的形式,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了各项工程健康有序推进。
为把安居房真正分配给那些有需要的困难家庭,我市开展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摸底调查,建成了低收入家庭档案管理信息网上系统。在户主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调查小组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收入和房产情况等进行核实,并录入全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低收入住房档案的动态管理,有力地把好了申请入门的“关口”。按照“四级公示”、“四级审核”(社区、街道、区、市四级)的原则进行分配,坚决制止各种骗购、骗租、违规转租、转售、以权谋私以及向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供应保障房等行为,切实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园区管委会将本地年度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址、项目业主、建设套数、面积和预计开工、竣工时间等在媒体进行公示。每季度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布。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建设计划”和“开工项目信息”都已在当地政府网站公示。(张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