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共建双拥模范县、打造水利新村示范片”的总体目标,三台县近期以来,坚持把景福镇营盘山村和永明镇万家坎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村重点,保障“一月有变化、三月大变样”,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率先实施、共苦同甘、合力攻坚,确保了水利新村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实现了“又好又快、党群干群两个满意”。
强力组织 引联借鉴
建立健全高效推进机制。强化“统分结合、分类推进”,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长为常务副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副县长为副指挥长的新农村建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项目实施、资金监管和群众发动4个组,抓总按周细化方案并落实进度。根据重点,确立水务、林业、农业等单位具体统筹项目建设,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一事一议。同时,认真学习考察借鉴广安经验,深入学习掌握广安区20万亩粮油基地建设措施,领会“千斤粮、万元钱”等高标准良田建设方案,学习其“重规划、广覆盖,抓示范、优模式,聚要素、重经营、强推进,实现钱粮双增”的理念和有效整合农业、水利、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的投入机制,开阔视野、解放了思想、明确思路。
集思广益 改善靓点
调整优化水利新村建设思路。“突出聚居点和产业基地两个核心,注重点、线、片结合,注重环境综合整治与风貌改造提升结合”,在营盘山以相关重要节点包括藤椒种植示范区为核心,连片整体推进“方垭场镇(1社)—5社—3社—方垭场镇”环线建设;在万家坎村以村委会、麦冬示范基地为核心,连片整体推进“永明场镇(团新村)—永明村—万家坎村—永明场镇”环线建设。在水利新村建设方面,按照“小动作、大效果、小品化、标美化”的目标,突出农村田园特色,围绕两个环线分类进行农房风貌提升。在营盘山村以“墙体刷白,外加穿斗结构线条,青灰色小青瓦屋顶,改造厨房、厕所”的川西北民居为主,打造绿色田园农家小院;在万家坎村以“墙体刷白,朱红色瓦屋面,外加部分结构装饰”为主,因地因势改造庭院栅栏建设“微田园”。在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方面,坚持在营盘山村围绕“一村一品”,突出藤椒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建成3万亩藤椒产业基地;在万家坎村围绕“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模式”,突出麦冬主导产业,发展高架蔬菜等现代化农业。
宣传引导 严格投资
结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推进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年建设活动,先后分层召开了村党员干部会、镇乡党员干部群众大会,统一思想,增强爱党爱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和平、建设美好新家园以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大局意识,引导基层发挥主体作用。景福、永明等乡镇还组织干部、群众代表到巴中、通江和县内永新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前锋镇藤椒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编制农田水利新村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拥护支持,有效激发了干部群众主动投身美好和谐新家园建设的积极性。截止去年底,省财政实际投入项目区资金1670万元,到2012年8月,项目区共实施农田水利等相关规划23个,总投资6502万元,其中营盘山完成项目10个完成投资2867万元,万家坎村完成项目13个完成投资3634万元。目前,省、市已到位资金3230万元,缺口资金1301万元正在筹集、落实当中。
新村更美 靓点更靓
在景福镇营盘山村三台县切实依托向阳红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新栽植藤椒1216.8亩、核桃6亩,加上已投产的梨园,共形成以藤椒为主的经济林基地1435亩。建成村内环主路1.67公里、入户路1公里,提升美化环线主道3.2公里,升级改造3.7公里,完成坡耕地改造470亩,新建网格护坡7500平方米、田间作业路920米;建成观景台620平方米,配套景观路280米;新建整治排灌沟2.3千米,蓄水池11口,山平塘1口;人饮加压泵房51.84平方米、供水管网17.08千米,安装机电设备4套。实施农房风貌提升371户,其中坡屋顶改造177户,川西北民居风格的秀美山村初步显现;规范方垭场镇店招店牌98个,街道绿化2000平方米,整治电力、通讯、广电线路2.8千米,扩容变压器1台,下埋电线1.4千米、新安装小喇叭12个;改厨、改厕新建沼气池35口;方垭场镇以及入村口环境整治基本完成,以生态自然石材建成入村标志物。公共服务方面,扩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8间14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村标准化动物防疫室、医务室和体育健身器材;高标准新建方垭小学塑胶操场6000平方米,正在加快打造军旅文化、国防教育基地。
在永明镇万家坎村,充分依托本源麦冬专业合作社和代代为本农业(麦冬)公司带动产业发展。建设麦冬高架蔬菜基地350亩,成片建设绿色防控示范片1000亩、田坎豆3000亩、稻田养鸭450亩、麦冬地套种大蒜500亩、秸秆还田300亩,萝卜70亩,生猪圈舍标准化3户。先后完成3.1公里主干道扩宽以及永观路200米、望松路1.4公里黑化,连接断头路100米,新建停车场400平方米,望松路升级改造以及永和堰人行桥已完成,初步形成“永明场镇(团新村)—永明村—万家坎村—永明场镇”的5.1公里环线公路;农综开发共安装U型渠7734米,石渠6460米;饮水安全铺设配水管网和入户管网16.8公里,安装入户水表510户,全村673户用上安全便捷自来水;小农水项目完成渠系7.1公里,整治山平塘2口;国家农综开发新建田间路8公里、渠道20公里;麦冬高架蔬菜基地配套机耕便民道和田间作业道完成路面浇筑4.6公里、渠道1.2公里,调整田型400亩。并已完成1207户墙面刷白、128户坡屋顶改造,建设微田园126户;在绵盐路口—永明场镇老街—光明以及万家坎村主干道两侧栽植天竺桂1400株;规范永明场镇店招店牌138个;整治电力、通讯、广电线路8.6千米,新建杆线2.1千米,整治更换下户线360户10千米;改厨、改厕新建沼气池46口。按照“1+6”模式对村级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农家书屋、卫生室,村级防疫室,成立了万家旺农机专业合作社。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三台县通过主导产业与水利新村的共融发展,强化农田水利项目与现代农业发展相互配套,克服入秋连续阴雨等多种困难,不断优化建设方案,倒排工期、全力组织,项目收尾进展顺利,确保了农田水利综合配套工程在今天的全面完成。初步实现了“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农民新村特色鲜明、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配套便捷”的目标,为分类推进四川省丘区、坝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