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科技城与“绵阳造” 一座城的一体两面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7-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十来年前,“绵阳”二字,在国人眼里远不如现在知名。那几年,笔者还在北京工作,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您的家乡在哪里?当我回答说来自绵阳,许多人会一脸茫然。当我接着补充一句,“就是生产长虹电视那地方”。接着,对方脸上立马释然,“哦,长虹,我知道的,挺了不起的企业!”

这,正是品牌的力量,也是制造的力量。早在本世纪初,有巨大人口红利的中国,已被全球呼为新的世界工厂。随着重返WTO体系,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中国制造正是其中的核心力量。短短几年时间,中国便积累了万亿规模的美元储备,因为海量的中国商品开始像水一样流向全球市场。

制造业,其实是一个国家永恒不衰的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中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挥之不去,一个又一个经济体陷入困境,惟有一个国家巍然不动,那就是德国。德国经济的平稳与强大,正源于其强大的制造业。

绵阳,西部地级市中的一座特殊之城,因为她是一座科技之城。绵阳有许多让国人骄傲的科技实力,也有一批让绵阳人骄傲的制造类企业。多年来,绵阳这座城市的发展,包括500多万绵阳人的生活品质提升,其实,都与“绵阳造”这三个字息息相关。

科技城与绵阳造,是这座城市的一体两面,也是这座城市的未来。西部大开发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投资将会向西部转移,在这个过程中,绵阳造面临考验,也面临大机遇。

重化工产品以及大规模制造的工业产品,往往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但普通百姓对其了解甚少,也感觉与自己的生活距离较远。当然,一个地方的经济,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这类大企业,还需要大量的优秀的中小企业。这样的经济链条,才是丰富与完整的,也是最平稳的。

除了优秀的工业制造能力,绵阳其实也有许多丰富的特产资源,比如8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便是其中的代表。它们,与工业产品的属性不同,属于大众消费品,但也属于绵阳造的范畴。

在中国经济正从出口型转向内需型的阶段,今后几年,我们会发现,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将越来越强,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大众消费品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绵阳造商品中,如果能出现工业产品与大众消费品并驾齐驱的局面,则绵阳经济的发展底蕴将更为深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绵阳人能更多地去了解绵阳造商品,更多地去消费绵阳造,那么,我们不仅能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一份助力,也会共享一座城市的成长与未来。(李国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