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牵头承担的国家“973”计划“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项目中,已成功实现240Gbit/s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在普通单模光纤上无误码实时传输,传输距离为48公里。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超高速超大容量传输系统研究领域,实现了从离线处理方式向实时处理的突破,为超高速超大容量相干光OFDM传输系统走向商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专家表示,该传输容量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该项目中,武汉邮科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高带宽远端(非本地)本振相干接收”方法,攻克了超100G高速相干光信号实时处理难题,同时还创建了适用于超高速超大容量实时光传输的相干光处理算法体系,实现接收机性能提升25%。
据悉,目前国际上超高速超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前沿探索有两个方式,一是离线方式,二是在线实时处理方式,相对于离线方式,在线实时处理方式的信号处理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但更接近商用化。而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烽火通信公司联合承担的这一“973”计划课题,在离线方式研究方面,已于2010年12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单光源1Tbit/s LDPC 码相干光OFDM 1040公里传输技术与系统实验”,今年7月又完成多光源30.7Tb/s传80公里处理,相当于在一对光纤上可以实现2.75亿对人同时通话,达到了目前国际上C波段传输实验的最高水平;在实时传输领域,此次实现的240Gbit/s的速率更是大幅超越了国外2010年实现的110Gbit/s。(中国信息化)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