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实施教育助学工程
“现在,学校不仅免去了我的全部学费,每年还给我家700多元的生活费,奶奶叫我要好好用功读书来感谢党和政府,贡献社会……”日前,涪城区先锋路小学学生杨芳告诉记者,以前是家里年过七旬的奶奶卖废品凑学费供她上学,非常艰苦。学校免去她的全部学费后,她终于可以安心读书了。这是我市深入实施教育助学工程,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的一个缩影。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助学工作,今年继续把教育助学列入“十大民生工程”。根据今年的教育助学工程计划,我市安排了11912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做到“应免尽免”;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不少于10.5万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市将“两免一补”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市教体局与各县市区教体局签订目标责任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切实保障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开展“两免一补”政策的长效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在市县两级教体、财政部门都成立了“两免一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专职人员负责统计上报,校长为“两免一补”第一责任人,实现了机构、人员两落实,让“两免一补”政策真正惠及城乡困难学生。
我市还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心,专门从事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帮助困难学生上学;市、县惠民帮扶中心设立了“困难群众子女就学服务”窗口,直接提供困难群众子女就学服务,并建立起市、县市区、学校教育帮扶流动服务队,提供教育惠民帮扶上门服务;市直属学校(单位)组建了20多支教育帮扶流动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流动服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共对105074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进行了生活费补助,“两免一补”工作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惠及了千家万户,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确保了每个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