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鲁班镇扎实开展“平安鲁班”创建工作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08-30  发稿编辑:韩春梅

 

今年来,鲁班镇针对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秉持“巡防前移、未病治理、群防群治”的工作理念,念好“五字”经,即立足一个“建”字、紧扣一个“防”字、注重一个“控”字、着力一个“管”字、突出一个“疏”字,践行社会治安群防群治长效机制,不断优化社会管理服务,全镇呈现出“六无”格局,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平安创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立足“建”字抓构架。一是投资10余万元规范提升综治中心,完善工作制度,整合办公场所,设置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法律咨询室、监控研判室、心理咨询室等,实现集中办公。二是推行“1+3+X”一体化运行模式,镇综治中心统一登记、受理分流、督办、联调全镇的信访举报、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涉及违纪、法律诉讼和治安管理类事件按照职能职责分别转交镇纪委、司法所和派出所处置,涉及惠民实事类转交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村(社区)处置,并及时做好督办、回访和问题处置资料归档工作。

紧扣“防”字抓排查。一是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政府牵头统筹出资70余万元,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公共安全重点防控部位安装高清视频探头24个,依托综治信息系统、网格化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辖区治安状况的实时监控、分析研判。二是围绕“平安鲁班”创建,突出公安干警、信访综治人员、村社干部主力军作用,整合镇村人员225人,组建镇专职“红袖标”巡防队和村(社区)志愿巡防队,采取“镇+村”对应“白+黑”模式,实行“专群交替、时段互补”的巡防方式,确保重点部位、重要目标有人员看护、有力量巡防。对可能出现重大影响或隐患的,及时提出应急预案,并报镇综治中心统筹处理。
注重“控”字抓调处。一是邀请法律专家、顾问,吸收老党员、老干部、退休老教师、优秀支部书记等社会威望较高的人群,建立镇、村(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专职调解员,钩织出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覆盖全镇。目前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件,调解成功率100%。二是突出抓好涉及全面深化改革领域、民生利益矛盾纠纷的化解稳控,切实做好重点涉信涉访人员稳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资源,加强信息搜集研判预警和矛盾纠纷化解,对无法按期解决的,制定解决方案,落实稳控措施,做到事事有人管、案案有人办、件件有结果。当前,已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6起,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65人次。

着力“管”字抓宣教。一是借助“1+10”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契机,以“七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为抓手,统筹综治办、司法所、工商所、派出所等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深入人流密集地开展治安法治宣传,建立法治文化长廊1个,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二是落实管控责任人,通过电话、QQ、微信、座谈等方式,加强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青少年、艾滋病患者等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我镇累计解除社区服刑人员54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1人,重新犯罪率为零,解教安置率和帮教率达100%。

突出“疏”字抓服务。一是创新设立心理咨询室,组建以专业心理医师、镇卫生院优秀心理辅导医师和优秀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心理咨询团队,与来访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予面对面的关心和帮助,引导走出心理误区。二是依托网格管理,主动为群众提供代理代办、政策咨询、矛盾调解、卫生打扫等服务。目前,全镇为群众代理代办事项200余件,政策咨询360余次,扶贫帮带127次,打扫卫生94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