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灾情牵动人心。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再一次得到了呈现,国人的善念再一次得到激活和迸发。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守望相助,这是一种不离不弃的炽烈情感。4月 2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举行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共募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金额超过了2008年央视汶川地震募捐晚会募得的15.14亿元。另据《京华时报》报道,由青海卫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等联合播出“永不放弃向生命致意——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截止到晚会结束前,筹得善款6.8亿余元,以及约合2.2亿余元的物资。
除了这两次特别节目募得的数十亿善款,连日来,全国各族人民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捐款捐物,大家的爱心涌成博爱的大海流向灾区。这捐助的每一分钱都是大家的慈善之心。不可否认的是这慈善之心,需要一本“明白账”来鼓励、安慰和温暖。公众需要看到每一分钱都用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刀刃上。
有数据显示,汶川地震的善款截至去年4月30日,全国共接受国内外捐款659.96亿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107.16亿元。汶川地震发生后,由于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办法》,并且中纪委监察部多次派出专项检查组,审计署派出大批审计人员对抗震救灾捐赠款物进行了审计。在措施配套和及时监管下,我们看到,相关部门在审计中,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日前国家审计署已部署工作,利剑出鞘,为青海玉树救灾资金和物资充当起看护人。认捐者盼望知道得更具体,希望知道所捐款物的去向,应该怎么查询等等。公众有理由期待,赈灾和重建,在一本可以曝晒于阳光下的“明白账”里,腐败的阴霾和权钱的纠结将不复存在,而透过一个个闪烁着爱心的数字,定能感受到温暖和进步的力量。只有公开透明,便于公众监督,国人的善心得到了制度化呵护,整个国家的慈善品质就会大幅度提高。(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