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经济试验区司法所现有社区服刑人员40名,占全区社区矫正对象的五分之一,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工作是试验区司法所的重点工作之一。
根据上级要求,疫情防控期间不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劳动),也不在此非常时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走访,那如何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保持遵规守法呢?
为了切实的解决这个问题,试验区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利用网络科技手段对社区矫正对象除了通讯联络外,开展了“微学习”“微走访”和“OA电子微定位”活动。
一是开展“微学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的平台,督促社区矫正对象在家进行自学,做好笔记,在微信群中晒出近期学习情况,形成良好的“微学习”氛围。同时,结合近期的防疫宣传,通过微信推送疫情防控知识,促使社区矫正对象做好个人及家庭的防护工作,做到学习教育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二是采取“微走访”。利用微信的“视频聊天”功能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视频,不仅可以核查社区矫正对象是否人机分离,更重要的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家人进行“远距离面对面的微走访”,了解社区矫正对象近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表现,同时让社区矫正对象的家人在生活中加强对该对象的监督,用亲情感化,用爱滋养,让社区矫正对象重拾信心,遵规守法,热爱家庭,更好的回归社会。
三是利用“微定位”。利用微信“共享实时位置”的功能,抽查社区矫正对象的实时位置,核查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范围,防止出现人机分离、脱管的现象。
疫情期间,试验区司法所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有效的监管和疫情防控,目前未发现一例脱管漏管社区服刑人员,为平安游仙法治游仙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川绵阳游仙经济试验区司法所 王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