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这是一座蕴涵机遇与发展的重镇。云溪镇是盐亭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留下了嫘祖、宋文同的身影,杜甫也在此留下“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的精妙诗句。
2016年,云溪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的“两个加快”、“十件大事”,按照镇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总体目标,始终秉持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态度,励精图治,奋勇拼搏,在攻坚克难中主动作为,在创业创新中发展经济,在强化理念中提升品质,该镇呈现出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新的跨越。
据了解,云溪镇辖11个行政村,18个社区,辖区常驻人口10.2万人。2016年,云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15%,达到12798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实现13887.87元,农村村民人均消费额实现7432.44元。“30多年前,我们家庭人均总收入不到100元,很多群众借粮吃饭,来年还粮,更谈不上能吃饱了。”多位村民表示,都是党的政策好哦,现在他们富裕了,不愁吃不愁穿,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两学一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2016年,云溪镇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镇中心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抓反腐倡廉教育,严格兑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推动“两个责任”有效落实。进一步深化“一把手”约谈制度,收集意见建议,使反腐败的法律链条平稳延伸、无缝对接。坚持“预防为主、惩防并举”的工作思路,通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三个转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将监督执纪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完善党员自我监督,强化群众舆论监督,对干部作风监督不减力,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敢于动真碰硬,做到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发现问题抓早抓小,严肃问责。同时,该镇还规范了干部的工作、服务、行政行为,有力促进了全镇干部作风持续向好,始终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序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严格执行作风、行风建设规定,严肃查纠“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
2016年,云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按照《关于建立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履责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履责情况工作动态化、痕迹化管理,深刻认识其对于加强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的极端重要性。全镇各级召开学习教育动员会32场次,印制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学习安排方案57套。为全镇2500多名党员集中购买《读本》和党微,要求全体党员全文手抄党章100天。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云溪镇还积极推进党员干部带头学法,进一步完善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法,镇干部集中学法制度和述法制度。认真开展“六个一”活动;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制度。镇、村(居)均聘请法律顾问;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送法下村(居)”、和谐平安综治法治宣传和青少年普法教育,扩大法治宣传的影响面和覆盖率,通过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治理,全镇治安刑事案件明显下降,社会风气日趋向好。
攻坚克难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基础设施建设是筑牢经济腾飞的根基。2016年,云溪镇向省水利厅争取到了省级水资源节水型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09.47万元。该项目覆盖区域包括云溪镇的大堰、昝家、石牌、三清等村,维修渠道共计8.785公里,新建渠道2.638公里,新建渡槽20米,新建倒虹管1处,精修山坪塘6处,新建山坪塘1处,维修山坪塘3处,新建蓄水池11个,维修蓄水池3个,新建石河堰2处。目前,该项目已全面竣工。该节水型项目竣工后将恢复七宝片5个村农业灌溉面积3000余亩,全面解决5个村6000余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并能更好地发展种养殖业,从而带动该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一年,云溪镇在交通建设攻坚大会战工作中,新建社道路17.585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让群众出行不再难。同时,云溪镇加强和完善村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据了解,云溪镇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点放在了石牌村,硬化道路6公里,新建农贸市场600平方米,新建场镇排污设施,新建日间照料中心,改建自来水站一座,新修水渠3.5公里及配套山坪塘一口,新建蓄水池一个,可蓄水39立方米,精修山坪塘一口。同时文化、医疗、网络等服务设施已经全面跟进,一个幸福美丽新村已然形成。
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暨服务业发展“一号工程”方面,云溪镇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型中小企业,全镇有32家工业企业,年产值116067万元,新增就业人口2300余人。新发展农村淘宝、阿里巴巴、易田网购、哈哈网上购物等微商电商8家,电子商务参与报名人数320人,超额完成任务60人;参与面试58人,超额完成任务34人,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经营3人,建立农村淘宝店2处,指南1处、先锋1处,实现网上交易6000万元。
精准扶贫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后,在盐亭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帮助下,云溪镇立下愚公志,举全镇之力与帮扶单位一起,摸清“家底”,找准“穷根”,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农户发展增收的难题。据介绍,云溪镇录入并完善省“六有”扶贫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332户888人,2014、2015年度已脱贫168户 446人。2016年,该镇减贫为74户185人,减贫任务完成率为100%。
“输血”不如“造血”,在精准脱贫中,云溪镇坚持聚焦产业扶贫,注入根本动力,增强‘造血’功能。2016年,云溪镇向62户贫困户免费提供肉鸡新品种“嫘祖红花公”鸡苗2000余只,推广新品种6个,培养科技示范户7户,培育家庭农场3户,建立种植示范基地800亩;建立了养殖孔雀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实施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5次,参训达600余人次,并通过就近劳动力转移全部实现就业;对属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的268名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153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享受政府救助基金。
云溪镇三清村赵德斌创办绵阳市智宇新材料公司,在家门口致富,并招收建档贫困户两人,月工资在1800元以上。有17户建档贫苦户利用闲暇时间加工整形材料,每月有200-1000元收入。同时还有昝家嫘祖“红花公”、石牌水产、阳山野猪养殖、大堰养鸡、海门中家湾养猪、东一肉牛养殖等一大批专业大户层出不穷。“过去,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无规模种养殖户,属于家庭小规模养殖。”当地群众表示,镇上实施了专合组织+贫困户模式,返乡创业人员+贫困户模式,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切实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改善生态建设美丽幸福云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年,云溪镇完善整治重要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填埋场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排污管道,协助搞好县城弥江河的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建设。修建生活垃圾收集池,并集中清运垃圾,确保外排废水稳定达标。加强对整治区域内排污企业和单位的日常环境监管,增加现场检查频次,实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每月对重点监控企业和单位现场实行不定期检查,没有发现重大环境违法案件。
2016年,为确保秸秆禁烧工作的持续推进,云溪镇引导群众主要采取了秸秆还田、秸秆堆肥、加工牲畜饲料等形式进行秸秆禁烧综合利用,让蓝天白云常见。该镇还对饮用水源保护地进行保护,建立水质监测系统,落实复兴村梓江河段的垃圾打捞队伍,全天候实施水源地保洁。去年,云溪镇完成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面积300亩和2个项目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150亩,有效控制了污染源,从源头上保证水源安全。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云溪镇采取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精良施肥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方面,云溪镇开展大规模清洁家园行动,各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6218人次共打扫街道159公里,清扫院落6万余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9268处,清运卫生垃圾1600余吨,建立便民志愿服务点18个,劝导市民3300人次,劝离流动摊贩220人,整治870余次占道经营户,清理机动车乱停乱放450台(辆)。实行网格管理,无缝衔接,建立了严谨的工作机制和科学的奖惩办法,并充分利用镇政府门户网、微信公众号“云之溪”的作用,深入开展创建文艺演出、“好婆婆”、“孝媳妇”、孝老敬老道德模范等活动,提升省级文明创建的知晓度、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省级文明创建的全民参与感。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健全,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展望2017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改革的深化之年。云溪镇在新的起点,跨入新的征程,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精神,坚持财政惠民投入的强度不降、推进民生工程的力度不减,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改善就业、交通、环境等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该镇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我们进一步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镇,全域新村建设,加速产业转型,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紧紧团结和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盐亭县云溪镇党委书记邓小兵信心满怀地说。(刘里 张英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