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台县司法局:特色品牌调解室 服务群众解民忧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06-30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三台县司法局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工作,打造了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个人调解室品牌。

品牌调解室  突出特色各有千秋

近年来,三台县先后成立了“余热映初心调解室”“华语释疑调解室”“潼心圆调解室”等各具特色的调解工作室,这些调解工作室在基层有着良好的调解品牌效应。有的极接地气,“余热映初心调解室”老调解员李连银35年扎根基层,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有着一套丰富的调解经验;有的专业性强,“华语释疑调解室”以从事调解工作二十多年的司法所所长王华同志命名,用深厚的法律功底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释疑惑;有的名气响当当,“潼心圆调解室”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刘光烈同志牵头成立,在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

“余热映初心调解室” 闲不住的“和事佬”

李连银是一名退休民警、老党员,35年扎根基层,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有丰富的调解经验。2018年,到芦溪镇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同时负责“公调对接”工作,成立“余热映初心”党员调解室。他在调解工作中独创了一套“冷、实、缓”调解三字经。遇事冷静,观察仔细;实际出发,把握心理;语气委婉,易于接受。5年来,“余热映初心”调解室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015件,其中涉及疑难纠纷36件,涉及金额1200多万元。

“华语释疑调解室” 助力和谐新时代

为进一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北坝镇调委会以司法所所长王华同志从事调解工作二十多年来丰富的调解经验和深厚的法律功底为背景,成立“华语释疑调解室”,在现有调解工作室团队的基础上,创新“1+1+N”调解新模式,即1个核心+1个智囊团+N个网格居民。吸纳法律顾问、辖区民警、法官、乡贤等人加入,同时,还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社区调解的积极性,打造专业调解团队,宣传调解案例,积极提升人民调解公信力,推动“非诉化解”成为群众首选。2022年以来,“华语释疑调解室”已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3件。

“潼心圆调解室”  搭建居民连心桥

刘光烈,2020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从事基层司法工作20余年,一路走来,他与群众打成一片,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和谐邻里、维护稳定。以他牵头成立的“潼心圆调解室”,积极探索便民服务,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确立三种服务模式。一是政府“派单”。当地党委政府在处理群众信访诉求、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时,主动派单调解室,指派相关人员协助提供调解服务。二是当事人“点单”。为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对特殊案件或当事人提出的合理化特殊要求,提供个性化调解团队、调解员选择、上门调解等多样化选择等。三是群众“心愿箱”。在调解室设置群众“心愿”信箱,定期收集、整理群众反响较大的合理化诉求以及基层治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村居,并进一步跟踪处理。2022年以来,“潼心圆调解室”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6件。(三台县司法局 羊玲 供稿)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