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北坝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工作中,认真扎实筑牢社会救助体系,坚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该镇结合党史教育工作开展,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活动,采取“四措施”,创新服务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一、关注民生,主动发现群众困难。北坝镇党委政府组织社会事务办定期与扶贫办、残联、退役军人服务站、卫生院等部门主动联系,全面收集各个部门信息数据,初步建立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筛选分析,对监测范围内的重病、重残对象和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进行及时了解,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按程序纳入救助范围。
二、依据政策,主动联系上门走访。北坝镇社会事务办定期安排各村委会,及时发现辖区内的困难群众,由以前的“人找政策”逐步转变为“政策找人”。对辖区内符合救助条件人员主动上门走访,询问家庭面临主要困难,查看病历、新农合报补单、残疾证等信息,进一步核实家庭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收集家庭成员信息资料,进行经济核查。
三、解决困难,主动分析进行救助。北坝镇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及时对走访信息进行整理,根据不同家庭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民政现有救助政策,及时对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合理使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使他们生活得到保障、心里充满温暖。
四、加强考核,主动定期进行回访。北坝镇党委政府组织镇社会事务办认真开展对于已救助人员主动进行定期回访,询问救助资金是否及时发放,救助措施是否有效,真真切切解决群众困难,不折不扣地把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落细落实落到位;认真坚持整理分析回访信息,建立村级满意度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民政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创新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认真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工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余小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