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两项改革后,芦溪镇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抓便民服务这个核心要点,优化设置行政审批服务窗口6个,设22个便民服务室和7个便民服务点,便民服务中心以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活用“加减乘除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扩展服务做“加法”。芦溪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工作人员16名,组建46人的村级民事代办队伍,完善委托下放权利权限目录,涵盖行政审批事项36项、公共服务事项80项,全镇便民服务事项达116项,可办理事项大幅增加,同时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的“三级网络”模式,业务日办结率达到98%,较改革前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精减流程做“减法”。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将便民服务中心原有17类窗口整合为“综合咨询窗口、综合受理窗口、综合审批窗口”三类综合窗口,合减比例达82%,基本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45%以上,群众非常满意。
服务提质做“乘法”。通过扩权赋能,个体工商户登记、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等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可以直接办理,便民服务工作群众满意率由去年的95.2%上升到98.3%,群众和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今年1-10月全镇办理便民服务事项33462件,同比增长61.2%,办理行政审批事项614件,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创新机制做“除法”。瞄准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与堵点,着力破除制约服务发展瓶颈,创新开展“掌上办、提前办、延时办、上门办、预约办”的多元办理矩阵,推行办事窗口首席代表制,实现企业、群众吹哨、办理人员马上报到的工作局面,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芦溪镇 王红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