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鲁班镇以为民情怀着力提升鲁班湖影响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11-26  发稿编辑:韩春梅

QQ截图20191126141317.jpg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宜居鲁班。一是整合用好交通、水利、住建、农业、民政、教育等行业部门项目资金,两年来,累计修建拓宽道路83.7公里,新建旅游码头2处、旅游停车场3处、露营基地1处。二是借助“三金”路升级改造项目,拓宽围库路13公里,整治太林场镇北街道路1.5公里,提升三柏场镇风貌,镇容镇貌及辖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三是整治完成场镇及景区沿线413户危旧房屋、场镇2家废品收购站、2处施工料场。四是严格执行“两证一书”审批,景区控制线内不再新批建房,鼓励拆除改造危旧土坯房3952处,统筹335户建成新村聚居点23处,引导农户向优势地区集中建房。五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扩宽古井-鲁班主坝到道路9公里,双向四车道的环库路正在规划,十三五通用航空机场即将落地鲁班,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及鲁班湖旅游开发筑牢基础。

强化日常监管,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一是强化全镇3家游船公司、20余家餐饮店、150余家渔家乐日常监管,深入开展餐饮星级评定制度,鼓励开拓更多特色菜品,2家农家乐成功创建省级星级农家乐,以“翘尾红鳟”、武昌鱼为代表的餐饮文化驰名省内外。二是成立渔家乐、温馨旅游、乡村旅游等专业合作社,引导拓宽个体商户经营范围,实现个体商户年平均增收6000余元。三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2300余名餐饮服务人员开展厨艺、服务能力培训,统一餐饮服务人员服装,改造场地绿化休憩设施,美化提升周边环境,促进全镇餐饮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QQ截图20191126141429.jpg

注重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紧紧围绕“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生态宜居”大美鲁班建设,坚持“全员参与、全域整治”原则,通过健全“三大体系”,实施“四大工程”,组织开展以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一是组建清洁队伍31支,配备垃圾转运车6辆、垃圾分类箱187个、户用垃圾分类兜6000余个,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清运和水面垃圾打捞。二是增设生活污水收集管,延伸污水管网14450米,实现居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三是按照“无害化+卫生”标准,新建公厕2座,改建公厕3座。四是与游船公司签订环保协议,督促游船公司做好废油收集处理,适时检查船只,防止燃油泄漏污染水质。五是广泛宣传督导秸秆禁烧,实现了零发生。鲁班湖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被中央电视台、省级媒体、绵阳日报大力宣传报道,绵广103.3栏目主动到鲁班镇开展落地活动,并被绵阳市委宣传部评为美丽乡村。

 

QQ截图20191126141324.jpg

挖掘文化内涵,鲁湖影响持续扩大。一是圆满承办第四届鲁班湖文化旅游节。成功招引农商行、新华文轩、宏达集团等12家企业支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共商共建共享节会创办带来的红利,吸引游客突破40余万人次,拉动经济近亿元,首次实现政府办节会有盈余。省市县多家媒体以及自媒体争相宣传报道。二是高标准打造洞湾村农旅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及“四好”新村建设,重点打造洞湾村围库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青脆李190余亩(间种玫瑰),建成洞湾露营基地,配套完善各类附属设施,成立洞湾村温馨旅游合作社,依托露营基地,开展特色旅游经营活动,为鲁班湖旅游发展注入活力。三是挖掘红色基因丰富景区内涵,会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文联等单位收集历史史料,整理形成以“甘于奉献的党员先锋形象、舍家为国的移民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建设者工匠精神”三大板块为主题的“鲁班精神”,以“鲁班精神”为载体的党建暨集体主义教育基地设计图纸正在会审。四是找准旅游定位,主动对接省内多家旅行社,将鲁班湖纳入旅游线路重要点位,旅游大巴专车乘载游客到鲁班湖旅游已成常态,同时结合鲁班湖宣传片展播,鲁班湖影响力、知名度大幅攀升。(鲁班镇宣传干事  巫林峻)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