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九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镇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充分满足城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全镇工作实际,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广播电影新闻出版工作,把此项工作列为了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年初制定了西平镇文化广播电影体育新闻出版工作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制,做到了文体工作常研究、常布置、常检查督促工作落实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年内,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全面落实,镇修建的电影院和综合文化站,常年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图书借阅、电子查阅、科技培训、艺体培训服务。36个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实现了镇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活动中心有农家书屋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共享室、广播站等活动设施设备。9个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镇、村(社区)配备了专兼职文体管理人员、文化志愿者遍布各村(社区)。各村(社区)充分利用这些设施设备免费为村(居)民借阅科学技术、医药卫生等各类图书,查阅科普技术信息,利用有线广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村民科学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镇内共建有文化广场10000余平方米,广场舞台活动场所6处,免费为舞蹈爱好者提供便利。文化站内建有小剧场200余平方米,建有容纳600余人西平电影院可供大小会议、艺体培训及文艺演出使用。
二、镇内文化活动经常开展。
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一)2017年1月,在西平镇红梁村组织举办了喜迎新春文艺表演活动。
(二)3月20日,在吴氏宗祠组织开展了吴氏春分会祭祖活动,推进了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三)6月12日,组织舞蹈队在三台县文化馆参加了“全民禁毒•舞动三台”——三台县群众广场舞选拔赛。
(四)在建党96周年之际,在西平镇喜洋洋广场举办了庆“七•一”文艺汇演活动。
(五)2017年11月,党委、政府在政府大会议室组织举办了西平镇“学习十九大、我谈新变化”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院、学校等26干部职工参加了本次演讲比赛活动。
(六)2017年11月,西平镇党委、政府组织了西平镇观音寺开放庆典及文艺演出活动。
(七)2017年12月在吴氏宗祠举办了吴氏祭祖冬至会。
(八)农村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经常开展,社区广场、吴家祠市场、月牙湾广场、吴氏宗祠广场、喜洋洋广场健身、舞蹈表演天天举行。
(九)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共享室开展信息服务,每周编辑信息、资料在四川新闻网、绵阳新闻网、三台政务网发表不少于3篇。
三、采取多种形式对《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全民中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加强了市、县级文物和新发现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单位做到了有档案,有保护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牌。吴氏宗祠已向上级申报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西平观音寺被列为三台县人民政府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吴氏祭祖被列为绵阳市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止2017年底全镇已被市、县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10项,代表性传承人10人,小金龙、吴氏古典式祭祖仪式经常在镇内展演。
五、农家书屋建设稳步推进
2017年实现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全覆盖,每个书屋都已藏书1500册以上,年内全镇新增图书2000余册,已全面开展图书免费借阅活动。每个书屋做到了“五防”,即防火、防潮、防鼠、防虫、防尘。全镇36个村、6个社区全年共为村民免费借阅图书6000余册,通过阅读学习,为村(居)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作用
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对外免费借阅查询,西平镇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免费从事艺体、书画、舞蹈培训。培训的学员经常参加省市县的比赛并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七、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一)成辉演艺公司常年在三中两县为政府大型活动、企业重大庆典、居民操办喜庆事宜奉献精彩的演出。公司越办越红火,现已投入设施设备100多万元,演职人员达80余人。
(二)今年党委、政府根据社区需求,又成立了社区文艺演出队,队内有文艺骨干、演职人员60余人,经常编排节目达10多个,随时可以单独主办活动和参加上级调演。
(三)全县一流的大型综合文化广场占地60余亩,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年末可望建成投入使用。
八.文化市场管理有序
全镇共有文化经营市场10个,全镇加强了对业主的守法、按规经营的宣传教育,每年定期不定期对经营场所的检查督促多达10次以上,发现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使文化经营市场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轨道。按照中共三台县委办公室、三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打击涉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组织人员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摸排,查出经营地面卫星接收设施4家,安装地面接收设施63户,对经营者和安装农户进行政策宣传,要求他们向厂家退货和自行拆除。到目前为止,已无销售商家,原安装的地面接收设施已全部拆除,净化了地面卫星接收环境。
九.文化、商贸、旅游、全国重点镇正在有序建设
在西平古镇被列为省级“最美古镇”的基础上,通过层层申报,2013年9月22日,又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正在申报之中。2015年4月,该镇被列为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城镇定伍为文化、商贸、旅游示范建设镇,现城镇基础设施正在有序推进建设。
十、村级、社区有线广播能正常安全播放
去年新安装6个社区有线广播,对村内广播的维护维修140余次,更换广播线路30000余米,更换广播主机8台,更换广播器材80余件,确保了村级广播、社区广播基本能正常播放。
十一、2017年全镇4个脱贫村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四川省文化厅的脱贫要求,已接受省市县的检查验收,4个村均达到退出贫困村的条件,圆满完成了4个村的脱贫任务。
新的一年里,全镇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会议精神,发扬成绩,跳起摸高,高位求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搞好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为西平文化广播新闻出版事业再上台阶而努力奋斗,为西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再立新功! ( 西平镇:刘金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