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镇地处三台西北边陲,距绵阳市区29公里,距三台县城49公里,与涪城区丰谷镇、关帝镇、玉皇镇交界,统筹城乡核心区(高棚村)距绵阳绕城高速丰谷出口仅3分钟车程。镇域幅员面积69.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1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98元。全镇共有3个代表小组,现有县镇两级人大代表69名,其中:县人大代表9名,镇人大代表60名,人大主席团成员7名。
近年来,尤其是换届以来, 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政府的配合支持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深入贯彻县委“11331”发展战略和“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深入践行镇党委“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民生惠镇、产业富镇”工作方针和“一心一核两线三片五重点”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代表履职这一主题,服务全局,搭建代表服务平台,创新代表活动载体,丰富代表活动内容,认真组织代表开展脱贫攻坚、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双联”等活动,不断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为打造“宁静悠美田园小镇”作出积极贡献。
一、自觉抓好人大工作。一年来,镇人大主席团向镇党委建议单设人大办,落实专职人大办主任1名,由人大主席团成员兼任,镇党委、政府为人大办购置了电脑、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施。依法按期召开人代会2次,听取和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报告》等报告,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14条,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依循。组织开展代表学习培训活动2次,系统讲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地位作用等人大知识,传授了如何审议工作报告、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议案建议等实用技能。县镇人大代表深入选区,广泛开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认真落实党委决策部署,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同时,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对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进行视察检查,重点检查“答复意见”的落实情况,确保办理见面率和办复率均达到100%。
二、精心建设活动阵地。一年来,在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工作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资金4余万元,将原二楼“党委会议室”改建成“代表活动之家”、将党群活动室与“代表活动室”共建、异地新建公示栏8块,并统一制定了《人大代表学习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视察制度》等制度,做到代表开展活动有场所、有设施、有制度、有内容,为人大正常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利用“代表活动室”这一平台,发挥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渠道作用,组织代表学习法律法规、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组织代表参与调研视察,使代表感到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同时,紧密依托“代表之家”积极开展联系、接待选民等活动,搭建联系沟通群众的桥梁、议政督政的平台,为基层人大代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对宣传思想工作、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农业产业发展、蔬菜产业建设等情况进行视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7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7篇转呈政府,有效促进了政府工作,加速了镇域经济发展。全年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达到3.6亿元;农业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0%,达到3.1亿元;招商引资预计增长83%,达到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46%,达到0.9亿元;粮食总产量预计增长3%,达到2.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预计增长10%,达到1.6万元。
三、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一年来,在镇党委的全力支持下,镇人大主席团,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按照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加强政权监督、有利于发挥代表模范作用的原则,创新代表小组设置模式。将代表小组设置为“制种产业代表小组”“蔬菜产业代表小组”“林果产业代表小组”,在充分履行代表“帮带员”“监督员”“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的职责下,确定经济建设目标,助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督促和支持政府充分发挥我镇城郊优势,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府投资项目,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社道路13公里,修复水毁堰塘5口,新修水渠7公里,安装道路标识标牌350余个。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建设拦河片万亩蔬菜种植基地、立新片万亩水稻制种基地、辉坪片万亩林果种植基地“三个万亩基地”,不断形成“农业生产+采摘游览+农家体验”复合观光农业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5.47亿元,分三期在省级统筹城乡核心区高棚村实施“大地飞歌”田园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目前狂欢小镇、水上乐园等一期建设项目基本完成,预计2019年建成后可实现每年游客百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
四、丰富拓展活动内容。一年来,镇人大认真落实“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及“双联”工作要求,组织县、镇人大代表以带头学技术、带头做示范、带头结对子、带头闯市场的“四带头”模式,抓好日常活动开展。要求有职人大代表联系2户贫困户,无职人大代表联系1户贫困户,发挥引导、示范、联络和桥梁作用,积极推进全镇扶贫攻坚工作。主席团成员联系人大代表2名及以上,并且每年深入原选区不少于2次,走访代表不少于2次。县、镇人大代表每人每年联系群众不少于2户(其中1户为贫困户)。截止目前,我镇县镇69位代表共联系贫困群众102户257人,联系代表69人,联系群众135人,实现了人大代表参与活动的全覆盖。代表们共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9个,帮扶工作个人捐款13600元,个人捐物折资8550元;送温暖活动捐款10510元,捐物折资7950元。当年帮扶贫困户脱贫可达94户241人,帮扶贫困户脱贫率超90%。同时,督促政府按照党委决策施行“1+4”帮联到户制度,全面推行“算账、晒账、报账、认账、交账”“五账并举”工作法,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全覆盖“回头看”“回头帮”,实现23个村档案资料规范化分类、标准化归档。抓实“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开展,全镇已脱贫476户1288人无返贫现象,今年预脱贫106户220人已通过验收。(文/宋荣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