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乐加乡以“四落实”办好农民夜校,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落实师资力量。积极联系县农业、畜牧、林业等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农民夜校”讲师团来乡授课。安排以乡机关干部为主体,组建乡“农民夜校”的师资队伍,每月进村讲课。以村(社区)三职干部、县帮扶干部、第一书记、致富能手为补充,组建村级“农民夜校”宣讲队,适时宣讲。
二是落实教学计划。各村制定和完善农民夜校学习制度、管理制度,制定学习计划表,按月按时授课。坚持从实际出发,先向农村群众公示学习课程,再把群众想“学什么”收集上来制成课程单,实施“菜单式”点课教学。截止目前,全乡开展各类培训150余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培训覆盖率达40%。
三是落实教学模式。以固定课堂和流动课堂两种授课方式灵活开展:在村(社区)设置固定课堂,按时组织,统一集中授课;在村民小组设立流动课堂,把培训办到农户家和田间地头。采取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原则,创新打造“农民夜校”教学内容,搭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脱贫攻坚、农技培训、“两学一做”、农家书屋等“套餐”供广大村民挑选,实行“送课入户”模式,把教学老师“请下去”,把教学课堂“搬下去”,从而充分转变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促农增收,助力脱贫奔康。
四是落实督查考核。乡党委政府制定农民夜校考核制度,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任务细化,强化责任落实。各联村干部每月负责对所在村农民夜校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确保工作落实。乡党委采用明察暗访形式,定期不定期的督察各村夜校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开展得好的在全乡表扬,工作落实差的通报批评,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蒋红英)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