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脱贫攻坚。深化落实“1+3”帮联到户制度,即一名党员做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帮联工作:将政策法规宣传到户,将社情民意收集到户,将发展增收体现到户。组织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核查周”“预评估”等活动,全面推行党员帮扶困难群众“算账、晒账、报账、认账、交账”“五账并举”工作法。施行“一评一考一总结”考核机制,抓好日常管理和定期考核。办好办实“农民夜校”,充分整合“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等方面师资力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把“农民夜校”真正办成党员党性教育的基地、宣传党的政策的阵地、致富能力提升的平台、移风易俗的学校。深入推进“强村联弱村”“富村带穷村”“百企帮百村”活动,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2.党建+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将党支部建在产业上,组建专业合作社,深化农村改革,以盘活用好集体“三资”为重点,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实体带动、服务创收、土地流转、资本运作、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党支部+农户”等发展模式,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3.党建+基层治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以村(社区)党支部为单位,全面推开村级诚信体系建设,设立“道德积分榜”,每半年组织村(居)民开展一次“德分”评比。做好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探索形成长效机制,教育引导群众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加快省、市、县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四好村”创建。深化农村“网格化治理”,加强对网格员的配、管、用,实现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常态化、全覆盖;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健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宋荣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