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立新镇:站在新起点 迈向新征程 推动新跨越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1-05  发稿编辑:韩春梅

 

 2016年,在三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立新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总目标,牢牢把握“四化联动、三产融合、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主路径,强力推进“11331”工程,严格按照“县情大调研、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发展大提速”主题活动的要求,按照“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民生惠镇、产业富镇”总体工作方针,深入践行“一心一核两线三片五重点”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立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得发展。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土地流转经营”,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一年来,镇领导班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增效发展,在龙头培育、基地发展、利益联结和品牌推介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

一是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以辉坪片“一口茄”“黄秋葵”等出口创汇型蔬菜原料生产基地、拦河片“笋窝”“小白菜”等鲜销时令蔬菜生产基地为主阵地,培育了产值超千万的科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立强牌”蔬菜远销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出口日本、韩国。2016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700亩,预计产值7450万元。实施“万亩制种、千万产值”种子工程,全镇水稻、油菜制种面积(含繁殖)7500亩,产值3000余万元。

二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发展,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依托紧邻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实施“以短养长”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即:“以短”是利用靠近市区优势,打造规模短、见效快的城郊“菜篮子”传统农业;“养长”是结合资源丰富优势,打造周期长、效益高的绵阳“后花园”观光农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专合组织,现已有德艳果蔬、顺安生猪养殖、新景蔬菜等专合组织28个、明海、一口茄、白灵鸟等家庭农场6个,拥有成员1700余人,带动农户万余户。

二、立足补齐短板,城乡建设得改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精美构建城乡一体全新画卷。立新镇作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区,目前产业化发展、美丽新村以及城镇化建设正加快有序推进。

一是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集约经营。引进三台县佳鸿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省级统筹城乡示范建设项目核心区(高棚村)整村流转土地2152.6亩用于建设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暨大地飞歌●田园文旅综合体(原中国民俗农庄)。目前,项目一隅——狂欢小镇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安装摩天轮、海盗船等游乐设施30余台(套),进入试营运阶段。高效农业种植区,完成投资1200余万元,种植面积1200亩,主打品种为柑橘类,现正在探索柑橘林下间作种植中药材。

二是打造美丽新村,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垃圾处理,探索推广“微田园”庭园经济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高棚村首批40户高品质川西民族风格农房建设主体全面完工,现已进入基础设施配套阶段。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推进核心区“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使其发展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立足改善民生,幸福立新得实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016年,我镇依然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生存性、安全性、发展性民生需要,努力构建幸福、富裕、美丽、和谐立新。

一是着力增强发展造血功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凉泉村、李家祠村两个贫困村,全年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51万元,完成道路建设9公里;投资50万元,完成山坪塘精修4口;投资65万元,完成渠道建设2500米。新增水稻制种面积2840亩,增收100万元;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增收600万元。争取产业发展资金193.6万元(其中自筹124.84万元),栽种核桃1359亩,苗木4万余株。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了发展瓶颈问题,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二是全力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开展“七五”普法,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法分类处置信访问题,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平安立新”“四好新村”,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网格化管理、危机管理,提高舆情引导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落实民政救济、医疗保险全覆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四、立足基层党建,执政能力得提升。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全年,我镇把基层党建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

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执政能力。集中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治理党员“空挂”“失联”,彻底解决“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等问题。按照县委安排部署,在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县情大调研、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发展大提速”主题活动,为推进“三年大提升、五年大跨越”汇聚强大正能量。同时,做好辖区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并配合县委顺利完成镇党委、政府换届工作,做到整个换届过程风清气正。

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常态化坚持正风肃纪,有序规范推进“面对面”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采取“专题教育+定期学习+两学一做”的学习模式,组织机关干部、党员召开党风廉政教育会、党风廉政警示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等,“以案释法”培养党员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截至目前,我镇已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习会2次、党风廉政警示学习会3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6次、“两学一做”专题学习8次,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和服务党委中心大局思想。   (谢斌、宋荣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