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研究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成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下设专门办公室,并在各村相应成立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信息员,建立了完善、立体的组织网络。
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考核细则,并与各村委会签订了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社区,做到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夯实基础,做细“农转”。为全面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实名制”,该镇做到镇数据库清、各村台帐明,对建立的资源档案库和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初,镇劳动保障所都组织机关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一起对各村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返乡劳动力进行彻底的调查,年龄大丧失劳动力的及时予以删除,适龄村民和返乡的劳动力及时录入资源库。及时全面掌握了全镇农村劳动力数量,类型及技术特点等动态情况,统计储备“人才”。
四是搭建平台,促就业。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题,开展了就业援助月、就业服务宣传月和“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供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从而推动就业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截止目前,全镇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1929人,新增305人就业。(立新镇:文圣余、魏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